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芯片断供,华为迎来生死局,中国应该这样破局

人类不断追求更小的制程,目的无非要在尽可能小的空间里塞进最多的晶体管。但制程的先进并不代表一定能增加晶体管的密度。英特尔10nm制程的晶体管密度大约100.8MTr/平方毫米,三星7nm制程却是101.2Mtr/平方毫米,两者相差不到1%。

那么请问,三星那死贵的7nm工艺先进在哪里?“7纳米”这三个字么?这就告诉我们,整合也是一门技术!可以挖掘的潜能很大!但只有自己设计自己制造你才能充分打通任督二脉,发挥中国人最擅长的整合优势。

把不先进的零件拼成先进的坦克,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如果华为一直停留在做设计的阶段,那么永远没有机会知道10nm制程的芯片怎么塞进7nm芯片一样多的晶体管。但是现在华为有机会了!

上海微电子的第四代光刻机,600系列的DUV型号2021年就可以量产,与荷兰上一代DUV在同一个水平上,完全能够实现22nm制程芯片的制造。7nm制程不是一夜功课的,我们得从低到高,一步一步的啃下来难关。在中低端领域,还有很多空白等待华为,比如OLED的屏幕驱动芯片!

未来手机屏幕一半以上需要OLED,保守估计每年几亿的出货量,市场足够养活华为海思这个部门。目前,我国虽然有京东方这样的OLED生产商,但驱动芯片的大盘仍然掌握在韩国手里,国内市场上75%的驱动芯片都来自韩国。作为OLED路线的“设计制造”方,三星的优势非常明显。

整条产业链都是人家的,无论你怎么打通其中关键技术点,都有可能在某个点上被卡脖子。这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代价。华为如果能在OLED领域复制麒麟芯片的辉煌,意义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