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中国引进苏-30后发生了什么?堪称筚路蓝缕

加之合理优化各专业通电检测程序,探索飞机从机棚直接滑出保障模式等手段,在我军机务和场务后勤人员的通力协作下,到2004年年底,空军各苏-30部队的再出动时间普遍得到了10-15分钟的缩短(个别部队在一些情况下能缩短20分钟),这种恨不得“996式”的战时使用设定,与它们肩上担负的“打赢”任务密不可分。

在本世纪前十年国内创作的军事小说,特别是以攻台作战为背景的假想小说里,作为我军当时唯一能做到对空对地双优的机型,苏-30往往是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甚至一度盖过了歼-10的“撒手锏”。可见在当时仍然苦逼的军迷群体中,苏-30被寄予的期望有多么高。

而由于当时沈飞公司已经开始组装生产苏-27,因此很多军迷自然就展望未来组装生产苏-30的事儿了;加上当时歼-11B/BS也有了蛛丝马迹(这也是后来歼-11BS一度被误认为国产苏-30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家这时候对“国产苏-30”的想象虽然不至于天马行空,但也相当超前。

20年后,第一批换装苏-30的部队,已经换上了歼-16乃至歼-20;第二批换装苏-30的部队,则继续用着这些在十年前还要被称作“新机”的老家伙们发挥余热。而通过这款当时在我军战术航空兵中,堪称最为复杂的“撒手锏”的战斗力生成过程,上级领导机关对保障与战斗力的关系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这种理念上难得的进步,与具体的保障经验,仍然助推着今天的新机部队,飞向更远的天空和海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