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陆国际 > 正文

大国冲突的假象:中美其实都已落入陷阱?

但是,一战后的国际汇率体系是糟糕的。英国试图维持帝国地位,将英镑与黄金的汇率维持在战前的水平。英镑显然被高估了,因为当时英国的黄金储备及经济能力无法维持原有的汇率。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高估的英镑是战后英国经济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高汇率导致英国出口受阻,工业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他强烈呼吁英国政府下调汇率,让英镑对美元贬值。凯恩斯还推算,如果汇率下降到一英镑兑换3.6美元的水平,英国的失业率才能下降到6-7%。

一战后的国际汇率秩序实际上陷入了金德尔伯格陷阱。

我们接着看国际政治秩序。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试图重建国际政治秩序。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呼吁列强让殖民地民族自决,消除贸易壁垒,以及建立国联。然而,美国国会以总统违反“孤立主义”外交传统为由,否决了《凡尔赛和约》。

结果英法主宰了战后国际秩序,他们共同目标是严惩德国。在和会上,担任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的凯恩斯强烈反对过度制裁德国。他甚至因此辞去了和会代表职务。很快,他发表了著名的《和平的经济后果》,预言英法对德国的过度制裁必然导致德国经济崩溃、民族情绪泛滥,或引发报复。

一战之后,注定是多事之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领导新的国际秩序以及承担相应的公共用品费用,战后的国际局势因此放任自流、不可逆转地恶化。在20年代,混乱的国际汇率导致欧洲经济复苏缓慢,美国经济在“咆哮的二十年代”尾声突然爆发大危机。

大萧条重伤了美国及欧洲经济,也击溃了全球贸易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单方面宣布脱离金本位,推动美元贬值,禁止黄金出口,引发国际汇率巨震。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当时,这项法案遭到包括道格拉斯、格雷厄姆在内的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抵制。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在白宫花了一整个晚上力图说服总统否决该项法案,他称它为“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美国政府总共收到了来自外国的34份正式抗议,德国、法国、英国等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以及其他反制措施,最终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全球贸易大战。

美国国会还在1933年通过了《购买国货法案》,该法案规定,政府部门必须购买美国货;只有在外国货比国货便宜25%时,才允许购买外国货。

这些保护主义法案加速了美国及世界贸易大滑坡:美国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骤降66%至1933年的15亿美元,而出口额则从54亿美元骤降61%至21亿美元。1929-1934年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了大约66%。

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了大萧条的蔓延。保护政策导致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原有的全球化经济系统被打破,各国经济难以依靠国内市场复苏。

整个三十年代,世界掉入了金德尔伯格陷阱。汇率市场混乱不堪、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政治冲突不断,最终凯恩斯一语成谶——德国纳粹党登台,一场更恐怖的战争爆发。

如今的世界,是否也陷入了金德尔伯格陷阱?

02

大国冲突的演变

二战后,欧洲各国彻底趴下,美国领导了当时的世界,重建了新的国际秩序。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凯恩斯代表英国参会,也带来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计划。

但是,这时的英国不得不将世界领导权拱手相让于美国,美国的怀特计划形成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次会议还形成了包括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换言之,二战后的美国完全接替了英国,成为了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以及公共用品费用的负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