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航天一院将展出我国新一代液体燃料运载火箭!

有了长5 为何昂贵而困难的长征9号仍必不可少

在探月工程成果展览现场,一枚巨大的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模型和相关展板引起了外界的注意,而随后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的一个“现在国家已经确定……将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的视频更是引起了猜测。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的视频内容没有更多的内容,仅有的讲话里也有明显的剪辑痕迹,大家关心的关键信息——长征九号火箭是否已经正式立项也没法从中看出个所以然。

不过作为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方案,外界对于长征九号的热情一贯高涨,只要它出现一回,就会吸引到无数关注的目光。

个中原因并不复杂:该箭在规格和定位上与冷战时期用于登月的美国“土星五号”还有苏联N1运载火箭属于同一级别,而它的立项,也就标志着我国载人登月乃至登陆火星计划的全面启动。

相比诸如空间站、卫星定位系统、各种遥感卫星等近地轨道上的航天设备,登月登火的各类产品,尤其是考虑载人的,一方面因为其尺寸巨大,符合“正途是星辰大海”的豪迈气质,或者说“更加困难”,象征一个国家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巅峰,所以拥有的人气和情怀也就更多;但另一方面,更难的技术和更大的规模就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风险,而另一方面,花了这么多的钱,承受这么大的风险,研制出来的火箭所进行的探测活动,从效益上来说却低的可怜。

这一方面的算计,苏联的N1火箭因为当时的保密体制和连续四炸草草收场的命运,到底花了多少钱已经很难考证,而整个阿波罗计划十多年里投资的194.08亿美元,换算到2005年的美元币值是1350亿,换算成眼下的美元就是1800亿。

如果粗暴地将这些钱折算到13枚土星五号上,每一枚的耗资都要接近140亿美元,相当于一次发射就打掉了一艘福特级航空母舰同时还搭上了一个中队的F-35战机。

就算只计算土星五号本身的研制费用,一枚当时币值5亿美元的土星五号也相当于大约100架同时代的F-111。

这一点上投射到长征九号上,即使“中国制造”在航天领域能够价廉物美,航天技术的廉价化在当代也要比上世纪做的更好,但发射一次价格不菲这一基本情况还是很难根本性的改观。

然而相比巨额的航天发射投入,眼下进行载人登月甚至登陆火星的实际收获却是相当有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