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突发!美国搞IMF政变惨败,暴露中国大问题

因此,美国有人开始质疑《营商环境报告》,认为其数据被人为篡改,有利于中国,而格奥尔基耶娃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后续调查看,格奥尔基耶娃并未对报告撰写团队施压,更没有对中国进行所谓“照顾”。IMF执行董事会正是根据现有的调查结果,表达了对格奥尔基耶娃的支持。

美国还会借《营商环境报告》问题再做文章,但其所发起的攻势受到反制,格奥尔基耶娃顺利完成其剩余任期已无大碍。中国也因此摆脱“操纵报告”的嫌疑。不过,该事件也暴露了中国的话语权短板问题。

一是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仍然不够。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在世界银行、世贸组织以及IMF等国际经济机制中的话语权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从“报告风波”看,话语权仍然被美欧所主导。美国的攻势之所以能够形成,与其对世界银行的掌控力高度相关,这反映了美国的话语权。

但美国攻势的失败,又在于其错误地挑战了格奥尔基耶娃。格奥尔基耶娃是欧洲推选出来担任IMF总裁的,对她的攻击很容易被看成是对欧洲的攻击。欧洲不会允许IMF前总裁“卡恩丑闻”之后再爆出一个“格奥尔基耶娃丑闻”。这一次对格奥尔基耶娃的成功维护反映了欧洲的话语权。美欧斗法客观上帮助中国捍卫了自身名誉和利益。

二是中国在国际经济舆论体系中的话语权仍然不够。“报告风波”再一次演示了美国舆情生产的套路。先是由所谓智库或者律所等第三方组织爆料,然后是美国媒体迅速地大肆跟进报道,再由美国政府介入、表态,各环节、各机构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声势,共同在特定问题上制造国际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