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解密不起眼的小型潜艇:不可小觑的水下猎手

二战结束后70多年来,潜艇成为各国海军竞相发展的重点装备。这其中,既有体形颇大、造价昂贵的大中型潜艇,也有吨位较小、用途各异的小型潜艇。

各国重视发展大中型潜艇比较容易理解,为何小型潜艇的发展也颇受青睐,并在21世纪初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且至今势头未衰?请看解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正常排水量小于1000吨的常规潜艇,以及正常排水量小于3000吨的核潜艇称作小型潜艇。如今,有专家认为,小型常规潜艇的定义应调整为正常排水量小于2000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数百艘潜艇投入海战。鉴于此,战后各国对潜艇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想方设法提高其战力,研制和使用小微型潜艇就是选择之一。

靠隐蔽与小巧立身

从发展历程来看,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除小型潜艇外,还有微型潜艇。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些微型潜艇甚至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潜艇。

1941年12月,意大利海军用微型潜艇成功实施了一次袭击——3艘“凯旋车”微型潜艇重创、击沉了英国海军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多艘战舰。此时的“凯旋车”微型潜艇,近似于人操鱼雷,且排水量只有1.5吨。借此一战,小微型潜艇“神出鬼没”“以小博大”的印象刻入人们记忆。

二战时期,英国、日本、德国也设计建造了小微型潜艇,并将其用于实战中。

1943年,英军用微型潜艇“组团”重创了躲在挪威峡湾中的德军提尔皮茨号战列舰。1945年,又用微型潜艇击沉了日本海军高雄号重巡洋舰。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多次使用微型潜艇,在偷袭珍珠港作战中,就有微型潜艇参与。

德国的海豹级微型潜艇虽然投入实战时间相对较晚,战果却不小,甚至还击沉过一艘大型驱逐舰。

从这些战例来看,当时研制的小微型潜艇,其功用重在以突袭形式反舰。由于此类潜艇续航力有限,不得不依靠别的平台搭载才能抵达目标海域,然后入水作战。

面对躯体庞大的水面舰艇,微型潜艇之所以敢“以小博大”,身形小巧、行动隐秘是其法宝。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微型潜艇就是靠隐蔽与小巧立身的水下猎手。

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小型潜艇的研制掀起新一轮热潮。这一现象的背后,主要原因是近海、浅海渐渐成为水下作战的重要战场。在这类海战环境中活动,小型潜艇技高一筹。

首先,“有需求”是小型潜艇发展的最大牵引力。伊朗的卡迪尔级小型潜艇,排水量约为120吨。如今,该型潜艇已是伊朗装备数量最多的潜艇。在海水深度不大的波斯湾海域,尤其是在水下环境复杂的霍尔木兹海峡,身手敏捷的小型潜艇比较适用。来自近海、浅水海区、狭窄海域水下力量威胁的增多,客观上要求一些国家获得与该作战环境相称的应对手段——小型潜艇。

其次,“真管用”是当前小型潜艇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与以前微型潜艇“当家”的局面相比,当前小型潜艇的发展呈现出吨位相应增加的态势,这给其配备更多、更强武器装备提供了可能。随着小型潜艇所配武器装备威力增大,它的威慑力进一步提升。各种先进传感器的运用,使它能更好地胜任侦察、勘测等任务。更安静、更隐蔽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其实施特种作战的成功率。

再次,“够经济”使它成为一些国家海军易于获得的装备。一般来说,和生产大中型潜艇相比,制造小型潜艇的设计工艺相对简单,不少小型潜艇应用的是研制大中型潜艇时所用的成熟技术,如法国DCNS公司的SMX-23型潜艇就利用了已在鲉鱼级潜艇上使用的7成技术和系统,因而投入较少。由于生产成本较低,军售价格也相对不高。如果要自主研发,难度也不及大中型潜艇。另外,操作简便、所需人员少、运输方便也是其优点。

当然,小型潜艇也有缺点和短板,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块头有限,续航力不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