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美国掀起新攻势,一张大网洒向中国,事玩大了

当然,也只是暂时而已!

西部基建运动总归有落幕的一天,想要打破英国的市场封锁,还得通过技术跃迁做出英国做不出的产品。这一时期,美国科技迎来继电力革命之后的新繁荣期,通用电气等大批传统工业公司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二战的产能大爆炸和战胜英国奠定下夯实的基础。

1944年,二战基本进入尾声,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旨在主导全球金融霸权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此时的英国在德军轰炸下,几百年积蓄赔得精光,就指望着从美国那讨点援助补血呢。

但美国是典型的一块钱的投资,必须要收回十块钱利润的奸商,更何况当年英国人还差点把他们整死。美国的态度很明确:五十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给你可以,前提是你必须放弃帝国特惠制和英镑的自由兑换。英国思前想后,还是同意了这笔看似吃亏的买卖。

为何要说看似吃亏呢?

因为英联邦经济帝国的尚有近三十亿人口的市场, 只要重建工业体系英国分分钟能依靠垄断恢复如初,这个战略价值,可不是区区五十亿美元低息贷款能衡量的。

英国这么做,不是丢西瓜捡芝麻,而是放着兰博基尼不坐,去坐凯美瑞。

问题的关键在于,英国心里清楚,殖民体系守不住了!

帝国特惠制是压垮殖民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它的本质是英国进一步加深对殖民地剥削的工具,而非互惠互利的同盟。在帝国关税同盟中,英国是唯一的超级工业强国,零关税自由贸易可以使他以相当低廉的成本从殖民地进口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大部分殖民地国家,没啥值钱的东西,就靠贩卖点资源赚钱,如今零关税资源出口价暴跌,留给他们的利润还有多少?

而且英国制造业本来就很发达,在帝国特惠制的框架,由于没有关税成本,价格竞争力更强,这又打击到殖民地的本土产业!

一个帝国特惠制,双重剥削,进口剥削一次,出口再剥削一次,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看看三十年代印度被剥削得有多惨,本土企业家有多压抑,就知道英国人玩得有多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