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陆国际 > 正文

美日缔造东亚铁幕,中国终于找到了破局的关键

船舶制造业是特重资产,军民界限没有那么明显,民营造船企业承担军事产能任务的不在少数。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为例,它的研制工作与生产涉及532家配套单位,非军工的社会配套单位达412家,占比超过77.4%。两船整合后,多半要优化生产结构,从而在确保军事产能任务的同时,把更多的民营产能释放出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韩国能霸榜LNG运输船的订单,不单单是靠技术优势,还有性价比。

我看了下2018年现代重工的LNG报价,你猜多少钱?

1.8亿美元!

而全球均价在3.3亿美元,即使是以超大规模优势搞廉价促销的中国,至少都得要3亿美元,韩国只需要一半的价钱就能做出来,能不香吗?

韩企能把价格压倒这么低,一方面是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则是偷师日本的轻量化设计。

2004年,韩国大宇造船厂提出力争在十年内将超大型油船结构重量下降10%、结构件个数减少20%的目标。2016年,在已减少原有标准的10%结构总量下,韩国空船率进一步减少2%!同期,中国空船重量至少比韩国企业重8%~12%。

油气运输船只动辄几十万吨起步,减少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能节约几百万到几千万美元不等的成本。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曾有过一项数据,2017年中国船舶制造业用钢总量超过1000万吨,如果将整体重量降低5%,能节约五十亿人民币的成本,比当年行业的总利润还高!

两船合并后尽管不会搞日韩那种杀鸡取卵式的的轻量化设计,但我们体量优势和规模优势摆在这里,两大船企互通有无,供应链共享,成本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这给韩国造成的挑战还真不小。

重工业体系是攸关工业安全的底层建筑,它们不赚钱,就靠下游产业链养着。汽车产业和船舶制造业是反哺韩国重工业体系的两大奶妈,它们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韩国工业安全的稳定。

轻量化设计是以牺牲船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换取低成本造价,图为日本三菱重工生产的MOL COMFORT号集装箱货轮,2013年6月17日在新加坡前往沙特吉达港的途中船体从中部直接折断,24小时后断为两截并沉没,这件事成为了压垮日本造船业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