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直-10出现最新改进型:加强防护和干扰能力

近日,@航空工业接连晒出多张航空人用各种方式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图片。

演兵场注意到,某张图片中出现了最新改进型的武直-10,采用了经典的出口版荒漠涂装,不仅在发动机舱侧面加装了复合装甲,短翼上还增加了某新型设备。

保护发动机舱的装甲不难理解,由于现代武装直升机进场活动在“一树之高”,需要直面来自地面上的各种轻武器袭扰。

因此,绝大多数现代武装直升机会在机腹、机侧等关键部位安装复合装甲,腹部中弹的武装直升机在战场中从容脱离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于短翼上增加的新设备,“枢密院十号”猜测有可能用于自卫干扰:“从半球型的透明罩来看,很可能是基于激光的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可有效对付各种红外制导防空导弹,可以说为直-10增加了新的护身符。”

而这些改进都是在为武直-10做“加法”,以求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

对于武直-10这种中型武装直升机来说,由于起飞重量的限制,在防护上天然就比“阿帕奇”等重型武装直升机弱,要从被动(增加装甲)和主动防御(电子对抗干扰)两方面共同着手才能缩小差距。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防御方式,都离不开给机身增加载荷,这就对直升机的发动机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在武直-10项目最开始的时候,恰恰是由于发动机的问题,使得武直-10不断在做“减法”。

早在1988年,国家就举行了第一次专业武装直升机的可行性论证会。

1998年,武直-10正式立项,军方对武直-10抱有极高的期待,其机动力、武器装载量、航程、隐身能力等主要参数均瞄准了世界水平。

然而,武直-10的整机进度要早于“40号发动机”(也就是后来的涡轴-9发动机),原型机依靠进口发动机于2003年就完成首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