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消息,11月7日至8日,本轮寒潮过程引发的强降雪,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其中,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部、吉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气象专家预计,直至8日夜间,内蒙古、东北地区新增积雪厚度达10厘米至20厘米,局地可达40厘米以上。
为什么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在这轮寒潮过程中,积雪厚度如此之深?此次天气过程是否具有极端性?此次寒潮对农牧业生产有何影响?对此,气象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为什么此次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积雪厚度深?
辽宁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春晓表示,总体来看,是多个天气系统迅猛发展,冷暖空气激烈交汇导致的。具体分析,在 500hPa高空,东北冷涡强烈发展,低槽东移北抬,引导地面气旋爆发性发展,从低层到高空形成深厚的低压系统,动力抬升条件强;同时,西南气流向东北地区输送充足的暖湿空气,水汽异常偏强。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桂莲解释,主要是因为新疆冷空气东移的高空槽,缓慢在东移过程中逐渐加强为冷涡。由于该冷涡移动速度缓慢,容易造成长时间大范围雨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此次降雪过程中,水汽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因此积雪厚度也较深。”张桂莲表示,积雪厚度也与气温、雪花的含水量等有关。譬如,单位降水量的积雪厚度会随温度呈现较为明显变化,当气温达到-6℃至-8℃区间时,单位降雪量所产生的积雪深度会达到最大;随着温度上升,单位降雪量的积雪深度会出现明显的减小。
此次天气过程是否有极端性?
“目前辽宁西部地区的过程降雪量已经突破1951年以来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周春晓表示,中北部部分地区的降雪还在持续,也存在突破历史极值的可能。
张桂莲表示,从5日夜间至7日,内蒙古有32个站出现降雪极端事件,其中3个站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分别是锡盟西乌旗、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和库伦旗。
据张桂莲介绍,此次降雪范围比较大,内蒙古西部偏东、中部和东部偏南地区普遍出现中到大雪,特别是中部偏南和东部偏南地区出现暴雪,其中赤峰市东南部、通辽市南部出现特大暴雪。最大降雪量出现在通辽市库伦旗,达到60毫米,当地积雪深度达到50厘米。
2022-06-25 09:56:06
2022-06-25 10:12:30
2022-06-25 10:32:08
2022-06-25 11:27:15
2022-06-25 11:17:33
2022-06-24 09:45:23
2022-06-25 10:00:48
2022-06-25 11:04:43
2022-06-25 10:43:25
2022-06-24 10:31:54
2022-06-24 08:58:11
2022-06-24 10:38:51
2022-06-24 14:39:06
2022-06-24 11:14:00
2022-06-24 12:08:27
2022-06-24 11:56:42
2022-06-24 10:45:25
2022-06-24 14:00:09
2022-06-24 10:03:05
2022-06-24 09:15:01
2022-06-24 11:38:33
2022-06-24 11:00:26
2022-06-24 10:50:39
2022-06-24 08:47:12
2022-06-24 09: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