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希望欧方珍视中欧互信与合作大局,审慎行事,不要开启恶劣先河。这一反应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立场: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开展正常贸易的权利。
在制裁事件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欧盟的考量:为了回应乌克兰危机,将矛头指向中国,试图通过经济制裁来限制俄罗斯的动作。然而,中国并非俄罗斯的附庸,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基于自愿、互利的原则,不应受到外界的干扰。
在中美商务部长会谈后,美国财政部的制裁行动及欧盟的动向都显示了一种策略性的挑衅。这种挑衅非常微妙,它不仅试图在中美经贸关系的积极氛围中“搅局”,还试图通过挑动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矛盾,将中国推向对抗的边缘。
这场争端在国际关系中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美国与欧盟作为传统的北大西洋联盟,似乎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保持了一致;然而,与此同时,中美双方也在尝试通过对话和交流来改善双边关系,试图消除过去贸易战留下的恶果。这种微妙的平衡让争端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