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满10年,当前,上海正在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重点领域探索。
在9月20日举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周年主题论坛上,商务部原副部长、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表示,继续推动更多的制度型开放,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应当作为自贸试验区今后的工作重点。
易小准表示,中国加入WTO就是最典型、最成功的一次制度型开放,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坚持推进制度型开放,将提振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信心,是改善外部经济环境和冲破小院高墙围堵的战略性举措。自贸试验区要做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突击队,以中国入世时的胆识和魄力去闯去试,为国家闯出一条新路。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也表示,加入CPTPP,于中国而言是第二次“入世”。今天应拿出当年加入WTO时的决心,要对《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协定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评估相关规则对中国各领域的影响,不断提升开放水平。“今天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为国家试制度,就是要把CPTPP的规则在上海自贸区全面进行适应,也可以称之为压力测试。但更要紧的是创新路。”
2小时前
4小时前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