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一菌就占去了食物中毒的半壁江山,在不少地方都打败了成名已久的沙门氏菌,是世界范围内食源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因副溶血弧菌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就高达百万级。副溶血弧菌感染最经典的症状就是肠胃炎——腹泻,呕吐,恶心等;严重时会引起脱水和其它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而和创伤弧菌有关的故事就更为吓人了,一般故事模板是这样的:某人在处理海鲜时被贝壳划伤又或者被虾蟹夹伤,当时觉得没什么,结果开始发烧,送进医院,才发现是创伤弧菌感染。这类故事一般的结局都是诱发败血病,然后死亡或截肢。
关于创伤弧菌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多少夸大,反而让大家忽略了创伤弧菌也具有食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实际上生食牡蛎或者其他贝类,也是创伤弧菌感染的一大因素。
流言:可以用蘸芥末的方法杀死寄生虫
分析:根本没用。
不论是山葵,辣根,还是芥菜籽,这些被冠以芥末源头的植物,都含有一种呛鼻子的化学物质——异硫氰酸酯,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芥末味。
而确有实验证明,异硫氰酸酯有杀菌的功效,泡在芥末酱里,也确实可以杀死部分寄生虫。高盐浓度的酱油也是这样,利用高渗透压,也能杀死部分细菌和寄生虫。
不过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时间,无论是杀灭细菌还是杀灭寄生虫,都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用芥末泡寄生虫,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才有可能杀死寄生虫,用酱油泡则得泡上半天。
12-01
12-01
12-01
12-01
12-01
12-01
12-01
12-01
12-01
12-01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