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扫描 > 正文

中美过招近两年 谁占上风?一篇雄文彻底说清

在短期内,美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要寻找“中国制造”的替代者并不容易,因为产业链的转移和重组需要时间。但这里的“时间”绝非地久天长,据一些机构对在华跨国公司的调查,生产线和供应链的调整周期也就在12个月左右(如UBS Evidence Lab, 2018)。在过去的一年里,如果说贸易数据的变动是产业链调整的明线,价格和投资则构成观察产业链长期变化的暗线。

1. 美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反转表明,全球产业链有在中国之外加速拓展的迹象。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占世界的29%,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在短期内势必提升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并通过全球价值链的“涟漪效应”抬高世界制造业的成本。

据Amiti等人(2019)的估算,到2018年底,每个美国家庭因美国加增关税每年多付出831美元,美国消费者每年将承担1061亿美元的额外成本。的确,从2018年5月开始,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开始上升,根据美国海关数据计算的电子类中间品进口的单位价值也明显提升。如果这种态势持续下去,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确实将是贸易摩擦成本的最终承担者。

但从2018年年末开始,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一路走低,目前已达到18个月来的最低值;同时,在计入关税成本后,美国进口的电子类中间品单位价值仍快速下降,当前电脑印刷电路板的单位价值已低于经贸摩擦开始时的水平(图5)。这固然有美元走强的因素,但背后也有全球产业链调整的影子。

美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反转显示了全球化格局正悄然调整。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中断了原有全球化的渐进演进路线,跨国公司有动力加速供应链和生产线的空间再配置,全球产业链有可能已经在中国以外的更大范围内推进。

随着企业重新布局的深入,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的更多低成本劳动力被唤醒,由此形成的新产能可能正在缓释全球商品价格因关税成本提高而产生的上涨压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