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扫描 > 正文

中美冷战出现大变数:热战地点出现 随时开打

许多人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上周发表的演讲比作对中国的冷战宣言。蓬佩奥说,自尼克松政府以来盛行的“盲目接触的旧模式”已不可行。“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个自由的21世纪,”他接着说,“自由世界就必须战胜这个新bao政。”

蓬佩奥的演讲清楚地表明,近几个月来,由于在领土主张、知识产权、贸易、新冠病毒、间谍指控和香港等方面引发的外交制裁和反制不断升级,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已跌至最低点。

时报的黄安伟和麦思理解释说,这些敌对交锋的综合效应可能会成为特朗普政府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遗产:“让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在重大战略和意识形态上的对抗根深蒂固。”

但这种对抗看上去实际上是什么样呢?以下是人们对两国关系继续恶化可能会发生什么的看法。

冲突看上去不会像上一次的冷战

用冷战的旧观念无法阐明现有的中美关系,只会让其更加模糊不清,理查德·丰塔涅和伊莱·拉特纳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指出。界定当初冷战的是北约与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对立。他们指出,两大阵营之间几乎没有经济往来,战略地区的不结盟国家也相对较少。如今的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全世界的国家都与美国和中国有着紧密的安全和经济联系。就连蓬佩奥在上周的演讲中也承认:“中国已经深深融入全球经济。”

中美双方本身也纠缠得很深,比美国与苏联曾有过的联系紧密得多。巴黎政治学院的国际史教授马里奥·德尔·佩罗在英国《卫报》发表文章称,中美之间的互动一直是全球化的产物,也一直是推动全球化的力量:美国依赖中国来充当美国的制造工厂、购买美国债务,中国依赖美国来吸收中国的出口、让几十万中国学生接受大学教育。“这种相互依赖如今界定了美中关系,而且深刻揭示了这些联系有多么特殊和坚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