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印两军达成撤军协议,并逐步从对峙点同步撤出之后,关于去年那场发生在加勒万地区的冲突又陡然成为两国舆论场上的热点。
事情过去了大半年,印度官方和印度媒体曝光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不少信息中就包含着那场冲突的重要密码。
比如,我在搜集相关的材料时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印军参加这次冲突的序列非常多。
仅印度方面表彰的参战部队,就有来自14军第3步兵师的81旅、102旅和114旅马拉塔轻步兵联队14营、比哈尔联队12营、旁遮普联队3营、81旅山地通信连等11个营,3个团,1个连;14军254独立装甲旅、50独立伞兵旅的第1廓尔喀联队3营、第4廓尔喀联队5营、马哈尔联队4营、伞兵联队4营等 6个营,1个团;以及拉达克侦察队、特种边境部队。
从这些消息中,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三点有用的重要信息:
一是冲突绝非印军一线官兵临机起意。此前一直有舆论认为,是巴布上校为了积累军功挑起的这场冲突。想想看,一个仅相对于我军团级领导的上校指挥员,有调动这么多支部队兵力的神通吗?能够抽调这么多部队,一定只有印军的高层,层级不会低于14军的军长。再看看我军的参战官兵,全出自一个边防团,大家一对比应该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二是说明印军的战斗力确实很成问题。这样一场预有准备的战斗,印军方面抽调的肯定是14军最精锐力量。印度的新闻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因为参加冲突的很多印度士兵来自他们的特种部队。印军预先埋伏、精兵强将,而我军打的是一场仓促条件下的遭遇战,却能以弱胜强,一举击溃对手,这要不说明我军太强,要不说明印军太弱。可知这次冲突我军上的只是一支边防部队,如果上去的也是精心抽调的特战精英,那印军不更惨啊!
三是说明印军从内心里真的很怯我军。1962年那一战,我军真是把印军打得胆寒了,虽然印度国内很多人以为那一战是他们赢了,但印军自己心里还是很清楚的,我军在战场上的表现真是猛得肾上腺素爆表。记得当年的战斗中,仅3个人就敢追击印军一个营的战斗英雄在做报告时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可以看出我军在面对印军时的那种强大气场。这种心理优势一直延续至今,让印军虽然心心念念想复仇,但又很打怵,所以才会为这场冲突进行如此周密、万全的准备,以六百之数对付我不足百人的兵力。
我说这些,绝非是一些人说得盲目乐观,而是如此坚硬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没法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相信我军绝对不会因为这样一场小小的胜利沾沾自喜,他们一定会认真分析、总结此次边境对峙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更新斗争策略,更好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2021-03-01 15:53:59
2021-03-01 12:20:05
2021-03-01 11:26:16
2021-02-28 15:02:59
2021-02-27 13:21:32
2021-02-26 17:23:39
2021-02-26 12:48:27
2021-02-26 11:46:26
2021-02-25 16:39:58
2021-02-25 12:57:48
2021-02-25 11:37:27
2021-02-24 16:32:38
2021-02-24 12:54:37
2021-02-24 11:41:01
2021-02-23 17:02:37
2021-02-23 12:45:31
2021-02-23 11:31:20
2021-02-22 16:30:08
2021-02-22 16:30:51
2021-02-22 14:50:15
2021-02-22 11:17:44
2021-02-21 10:10:43
2021-02-20 15:22:00
2021-02-20 11:47:02
2021-02-20 11: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