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Ki-61飞燕/三式

Ki-61飞燕/三式

日本陆军三式战斗机川崎Ki-61 飞燕(Hien)为土井武夫设计,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量产的液冷式活塞引擎战机。最初作战遭遇时,由于倒置V型汽缸DB引擎的机鼻特征被盟军误认为是德国军援或授权生产的Bf 109,但后续报告又从外型布局判断认为较似意大利的Macchi C.202,因此获得了意大利风格的盟军代号"Tony"。

Ki-61飞燕/三式技术资料

武器装备

(1)12.7毫米重机枪两挺;

(2)7.7 毫米 轻机枪两挺;

(3)250千克炸弹2枚。

技术数据

乘员:1人

机长:8.75米

翼展:12米

机高:3.7米

空重:2,380千克

发动机:川崎 ハ-40 倒V型12缸液冷活塞引擎(1,175 HP)

最大起飞重量:3,616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59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1,800千米

Ki-61飞燕/三式使用情况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陆军航空队虽靠着九七式与一式战斗机在东南亚取得一段时间的制空权,但1942年后盟军的新型战机逐渐代替1930年代的旧机种,日军在飞机性能上开始落入劣势,故急需新战机扳回一成,在此之下1942年开始量产的飞燕成为首选。1942年日本成立了使用飞燕的飞行68战队与78战队,并投入新几内亚战场,不过因为引擎问题 因此用飞行转场的2个战队在尚未到达驻地前就损失了3成的飞燕。

1943年7月Ki-61飞燕在南太平洋新几内亚战场上投入实战,由于为日军不熟悉的液冷引擎且较复杂,引擎维修需要的机材完全只能依靠船运,当后勤补给困难时大部分的飞燕处于故障待料状态。同年8月,2个战队可使用的飞燕就只剩6架,之后再补给来源断断续续下仍坚持了一段时间,直到1944年3战力才完全见底,同年7月解散。吕宋岛战役时在菲律宾使用飞燕的部队有17.18.19三个飞行战队,并参加了部分对舰攻击,但是在驾驶员与维修员都训练不足的状况下实际战力仍然十分糟糕,即使川崎方面不断进行改良,但是引擎妥善率问题在补给不足的外地作战部队眼中看来始终无解。

战争进入后期,美军以跳岛战术连夺塞班岛、硫磺岛后,新开发的战略轰炸机B-29超级堡垒得以开始轰炸日本本土,这时候因为在本土后勤补给方便妥善率得以大幅提高,托液冷引擎和高展弦比之福、高空巡航性能优异、又拥有机炮火力的飞燕,表现便较标准武装只有机枪的一式战斗机与二式战斗机亮眼。但美国陆航动辄三万呎甚至四万呎以上的轰炸进攻路线毕竟令当时的日本气力难支,最后以拆去装甲和武器、洗去涂装等极端减重手段,并采取舍身撞击战法而闻名的震天制空队中,飞燕与钟馗成为日军陆军航空队在本土防务中对付B-29超级堡垒的两大支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