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T-26轻型坦克

T-26轻型坦克

T-26是最早大量装备苏联军队的坦克。于1931年正式定型,1932年装备苏联红军。是苏联红军坦克部队早期的主力装备之一。T-26坦克和德国的Ⅰ号坦克都是以英国“维克斯”坦克为基础设计的,但T-26的火力大大高于Ⅰ号,而且超过了Ⅱ号,达到甚至超过了38t和早期Ⅲ号(都只装了37毫米炮)的水平。早期T-26A采用了并列双炮塔设计,主炮为37mm口径,T-26B口径加大为45mm。不过T-26轻型坦克的装甲防护只有15毫米,没有足够能力抵抗步兵的火力。

T-26轻型坦克研制

研制历程:T-26是最早大量装备苏联军队的坦克。苏联在自身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引进少量英国“维克斯”坦克为蓝本加以改进制造,1931年正式定型,1932年装备苏联红军。T-26轻型坦克和BT-7快速坦克都是苏联红军坦克部队早期的主力装备。

T-26的优点包括可靠性高与容易维护,且在1931年到1941年间它的设计不断跟随时代的演进而改良。1940年后,T-26系列即没有再推出新发展的车款。

T-26轻型坦克服役事件

T-26坦克和德国的Ⅰ号坦克都是以“维克斯”坦克为基础设计的,两者底盘外型相似,但T-26的火力大大高于Ⅰ号,而且超过了Ⅱ号,达到甚至超过了38t和早期Ⅲ号的水平。早期T-26的主炮为37mm口径和早期三号在同一水平径加大为45mm已超越了早期三号(A到E)但没力抵抗步兵的火力,以至于后来被判枪毙的巴甫洛夫大将得出“坦克不能单独行动,只能进行支援步兵作战”的错误结论。

T-26的参战范例当属哈拉欣河战役,此外还包括西班牙内战和苏芬战争等。中国于抗战开始后也引进了部分T-26坦克,组成了最早的一个装甲师――第200师,以200师为基干的第五军曾于昆仑关战役中重创日军第五师团。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初期,T-26等旧式坦克在数量上还是红军的主要坦克装备。

虽然T-26性能较T-34等新型坦克大为逊色,但德国坦克数量大大少于苏联,而且性能优于T-26的Ⅲ、Ⅳ号坦克装备数量更少,所以苏联当时不存在装备性能落后问题。但是由于红军大部分指挥人员素质的低下,再加上以坦克的分散使用对抗德军的坦克集群,以及暴露在德军步兵火力下缺乏协同的无谓冒进,使得T-26等坦克的数量损失巨大。

根据T-26坦克的作战实践,苏联工程人员对T-26坦克采取了一系列升级改进措施,以延长其服役期。扩大了油箱容量;一些型号增加了探照灯,以应用于夜战。1937年,重新编号为T-26S型的轻型坦克安装了更加坚固的前装甲(25mm),炮塔也加装了厚装甲。1939年,又采取了一些防御性的改进措施,整个车体包装了一层装甲。根据苏芬战争(1939-1941)中的一些经验,一些坦克加装了钢板,使其装甲厚度达到了50毫米。但是当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时,T-26坦克的45mm火炮能够击穿除德军Ⅳ型坦克以外任何坦克的装甲,但是由于乘员素质(刚经历了大清洗)和装甲厚度,T-26坦克仍然无法与德军抗衡。

1937年9月,蒋介石派出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杨杰,率军事代表团(名义为实业考察团)赴苏联谈判军事援助的问题,谈判结果是苏联方面愿意提供战车、飞机、火炮、弹药等援助。

以后直到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前,各种军事装备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中国。这是那段艰苦的时间里中国唯一的外援,总价值173175810美元。

除了物资援助,苏联还派出名为志愿队的正规军,驾驶战斗机和担任军队顾问。可以说,这些援助是雪中送炭,特别是急需的战斗机,当时中国空军已经损失殆尽,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又不愿意出售,正是这些苏联I-15、I-16战斗机和苏联志愿队阻止了日机的肆虐。

在1938年3~6月间运到的第一批装备中,包括83辆T-26(1933年型)轻型坦克,同时苏联还援助了一些BA-3/6/10型和BA-20型装甲车,以及45毫米反坦克炮和各种车辆。

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机械化装备,国民党决定将装甲兵团扩编成第200师,装甲兵团中经历过初期抗战的原有旧装备,拨给由交辎学校分离出来的机械化学校(教育长仍为徐庭瑶)作教学用途,全新的苏式装备由200师接收。

1938年1月15日,装甲兵团正式扩编为第200师,师长杜聿明,副师长邱清泉。从番号上看,200师本身就与众不同,因战前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只编到102师。200师是国民革命军中唯一的机械化部队,下辖一个战车团,一个装甲团,一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炮兵团。

据杜聿明回忆,200师共接收70辆T-26、4辆BT-5、18辆菲亚特CV-33(有资料称是20辆,是1934年孔祥熙到意大利考察航空时采购,一直封存在南昌,这时匆匆编入了200师)。装甲团有苏联的BAE系列装甲车50余辆。摩托化步兵团装备的也是苏联卡车。炮兵团有12门122榴弹炮,还有45毫米战防炮,75毫米野战炮。步兵使用的是苏联步机枪。看来国军在美械化之前还进行过苏械化。

在美国大规模援华前,T-26成为中国军队抗战中的主力战车,曾先后参加了兰封遭遇战(1938)、昆仑关作战(1939)等重大战役。但中方装甲部队在这些战役中,常因步战协同恶劣、日军步炮兵反战车战术纯熟、日本航空武力优势,乃至于战场民用道路桥梁无法载重等因素,难以发挥打击力,战役的战果其实是得不偿失的。此外,T-26还参与了中国远征军初期的入缅作战,随着第200机械化师在缅甸作战失败后,这些坦克大部分被日军摧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