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嘉陵江战役

嘉陵江战役

嘉陵江战役是指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3月至4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省强渡嘉陵江,向国民党军发动的进攻战役。

嘉陵江战役简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省北部强渡嘉陵江,对国民党四川军阀部队的一次进攻战役。红四方面军为了向川甘边境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边的活动,决定在苍溪、阆中之间西渡嘉陵江。为保障渡江作战的顺利,1935年3月5日,红四方面军向苍溪、仪陇之敌发动攻击,攻克苍溪等地,歼敌5个团,扫除了东岸障碍。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发起渡江作战。第1梯队以偷渡和强渡相结合的方法,迅速渡江,歼敌一部,并向敌两翼和纵深发展;第2梯队亦渡江,加入战斗。至4月3日,攻占阆中、剑阁、南部、昭化及剑门关,歼敌7个多团。随后,红四方面军以第31军主力包围广元;以第30军一部进至青川、平武迟滞胡宗南部南下;以方面军主力向江油、梓潼地区进攻。4月10日,红军包围江油,并攻占梓潼。14日和15日,红军集中4个师,在江油以南地区,击溃援敌,歼敌4个团,并乘胜攻占中坝、彰明。同时,红30军攻克青川、平武,红4军一部于21日攻克北川城,胜利结束此次战役。

嘉陵江战役经过

1934年末,红四方面军胜利结束了川陕苏区的反六路围攻战役。然而,经过10个月的战争,苏区已面目全非。到处是荒芜的土地、逃荒的人群、废弃的盐井,人力、物力、财力都损失极大,伤寒、痢疾到处流行,满眼都是一片破败。在这样的情况下,10万红军如何生存,如何再应对国民党军的下一次“会剿”,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此时,红四方面军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南下川南,那里人烟绸密,经济富庶。但敌军力量也较强,立足不易。另一条是北上陕甘,那里国民党军力量较弱,但经济较差。相对而言,向北的方案更加现实些。因此,张国焘也制订了一个北上建立陕甘苏区的计划。就在此时,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断来电,要求红四方面军派出部队南进,以策应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能与中央红军会师,对于独立苦战七、八年的红四方面军来说,是一件大喜事。经过仔细研究,为接应中央红军,为打破国民党军的“会剿”,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放弃川陕苏区,西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北上。

嘉陵江是四川四大江河之一,发源于陕西凤县的嘉陵谷,流经陕南和川北,向南注入长江。沿途多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江宽水急,十分险峻。沿嘉陵江西岸布置了川军邓锡侯、田颂尧部共53个团,防线长达600余里,凭险固守,以图将红军堵在江东岸。攻击这样一条防线,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为调动和迷惑敌军,以创造进行强渡的条件,1935年2月,徐向前率12个团红军进行了陕南战役,于十几天内连克宁强、沔县和阳平关等地,歼敌4个多团,一时川陕震动。陕南地区的中央军胡宗南部和西北军杨虎城部都增兵布防,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川军邓锡侯部也将嘉陵江边的4个师部队向北移防,以阻止红四方面军从四川脱身。达到战役目的后,徐向前率部队南撤回到了嘉陵江东岸。

3月,红四方面军全军向嘉陵江边移动,连战苍溪、仪陇等地,歼灭川军5个团,占领了北起广元,南至南部的嘉陵江东岸地区。徐向前仔细察看江边地形,发现敌军虽多,但防线太长,到处分兵把守必然导致到处防守薄弱。徐向前看准了苍溪附近的塔子山、石家坝一带。这里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利于红军进行火力掩护;后山则坡道较缓,草深林密,利于大部队进行集结隐蔽。而且这里河道弯向东岸,水流平缓,西岸又多是平滩,利于部队抢渡和迅速展开。据守这段江防的是川军田颂尧部,只有不到两个营,已是屡次的手下败将,战斗力不强。

为解决过江的舟桥问题,红四方面军投入了热火朝天的准备之中。造船地点要离抢渡场不能太远,又要隐蔽不被敌军发现。因此,选在了离塔子山30余里的王渡场。这里山高林密,林中又有大片空地,是隐蔽造船的理想地点。红军官兵亲自上阵,又动员了大量青壮百姓,日夜赶造不息。造船用的大木材要从上百里外用人力运来,造船用的钉子则用的是到处搜集来的废铜烂铁,工地上就地摆出了炼铁炉,很多乡亲捐出了自家用的桐油,以为工地夜间照亮。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终于造出了100多条船和3座竹扎便桥。红军战士们又和群众利用夜暗肩扛手推,将这些舟桥从高山上运到了渡江地点,完成了渡江的一切准备工作。 徐向前确定了强渡嘉陵江的战役计划:采用重点和多路相结合的突击战法,以余天云、李先念的红30军为抢渡主力,在塔子山地区渡江,然后直插剑阁、剑门关方向;副总指挥王树声率31军为北路,渡江后抢占剑门关,然后防堵邓锡侯的川北之敌和胡宗南的陕敌;陈海松的红9军为南路,攻击阆中、南部,保障30军的南翼安全;王宏坤的红4军为二梯队,担负战役展开的任务。总部炮兵营置于塔子山顶,火力掩护30军强渡。

为抢渡成功,李先念特意拿出了30军最能打的88师担任主攻。这个师的268团擅长进攻,号称“钢团”;“265团以突袭闻名,号称“夜老虎团”;263团则以攻守兼备闻名。师长是青年猛将熊厚发。89师担任辅助攻击的任务。

1935年3月28日夜,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开始。263团突击队悄悄驶近对岸,然后突然发动攻击,一举压制了敌人火力,掩护后续部队源源登陆。川军出动一个师前来防堵,正与88师的268团和265团相遇,双方展开激战。而89师部队也已过江成功,从侧后发起进攻,一举击溃了增援的敌军。与此同时,31军于苍溪以北强渡成功,击溃川军一个旅;红9军于阆中以北过江。三路红军全部强渡成功,嘉陵江西岸的川军防线已开始崩溃。

徐向前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也迅速过江。此时31军已扑向剑门关;30军突向剑阁;9军则与川军王致远部拼起大刀,夺下阆中和南部,歼敌3个团;红4军也已相继过江。下一步战役发展的关键则是夺取剑门关。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城东北60里的大剑山上,扼控川陕大道,七十二峰峰恋绵延,高耸入云犹如刀削斧砍。关口位于东西两峰之间,只有一条狭窄小路穿过,地势极为险要。剑门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蜀将姜维曾在此抗拒了魏将钟会的10万雄兵。据说自秦惠王伐蜀后此关还从未被人攻克过。剑门关的要害在于它是联结江防的要点,向北可以与陕军呼应,防止红军进陕南;向南可以袭击红军侧背,阻止红军南下。此关如不克,则如痈在背,红军动转不灵。川军邓锡侯部3个团在此防守,明碉暗堡密布,吹嘘为“固若金汤”。

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率31军担任主攻剑门关的任务。31军两个师在30军88师一部的配合下,一路急行,对剑门关形成了东、南、西的三面包围。根据川军的防守部署,王树声决定从南北两面攻关。他集中了4个主力团,在方面军迫击炮营和重机枪营火力的掩护下,开始实行强攻。红军勇猛冲锋,逐点攻击,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挤压川军的防御体系。到了中午,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在漫天雨雾中,红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攻击,山道上很快就被血水染红。川军组织了兵力拼命发动反击,双方厮杀得极为惨烈。关键时刻,王树声将预备队拉了上去,重新组织了火力和攻击线路,在付出大量伤亡后,撕裂了守军的防线一翼。川军的抵抗本来十分顽强,但红军的这次冲击异常猛烈,一些川军部队陷入混乱,很快就四处逃散,影响整个防御体系变得乱七八糟。红军乘势集中火力猛打,击毙了守关主将川军团长杨倬云。失去指挥的守军终于崩溃,开始漫山遍野地乱跑。激战到傍晚,剑门关上升起了红旗,守军3个团被全歼。

剑门关被攻克后,红四方面军的部队联成一体,并力向西猛攻。经8天进攻,歼灭川军8个多团,攻占阆中、南部、剑阁、昭化4座县城,控制了400余里的嘉陵江西岸地区。川军后撤到盐亭、梓潼、江油、中坝地区,再次组成防线。徐向前指挥红四方面军马不停蹄,兵分四路穷追猛打。

这一次,徐向前又制订了一个围城打援的计划。江油位于成都以北的盆地边缘,土地富庶,城防坚固。这里是成都的北大门,当年魏将邓艾就是经这里奇袭灭了蜀汉。红9军和30军88师兼程急赶,攻克中坝,包围了江油城。江油一失,成都就直接受到威胁。在刘湘的严令下,邓锡侯调动了18个团,自绵阳出发来救江油。徐向前命9军27师围住江油,9军25师和30军88师迅速进至江油以南的南塔坡、鲁家梁子一带隐蔽集结。同时,命令许世友率红4军紧靠88师布防,配合作战。

邓锡侯的救援军大队进入伏击圈。一声令下,埋伏的红军一齐开火,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很快,红军从四面发起冲锋,开始截断川军。这一路川军装备较好,火力很强。虽然被打了个冷不防,但很快稳住了阵脚,开始展开兵力抢占山头制高点。双方缠斗在一起,每个山头都打成了残酷的攻防战。江油城中的敌人也出动支援,但被红9军部队截断歼灭。川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发动了一次比一次凶猛的反扑,红4军和30军88师联合奋战,连续击退了敌人的进攻,阵地经常进行了大刀纷飞的肉搏战,到处是尸横枕藉。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傍晚,88师部队发起了反攻,而9军25师也向敌侧后猛插,川军阵脚终于乱了。红军开始全线反击,“活捉邓锡侯”的口号声震天动地。川军溃逃而去,红军乘势进攻,占领了江油。这一战,红军歼敌4个团,俘虏3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物资。

在江油激战的同时,红四方面军各部像弹钢琴一样不断发起进攻,全线攻进至涪江流域。至此,规模浩大的强渡嘉陵江战役结束。红四方面军战斗24天,攻克县城9座,歼敌12个团10000余人,打开了一个与中央红军会师的有利局面。

嘉陵江战役历史意义

嘉陵江战役后,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至川北、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300里的广大新区。红四方面军发展到5个军11个师33个团,连同地方部队8万多人,吸引了几十万国民党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嘉陵江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大规模强渡江河的模范战例。该战役之所以获得重大胜利,从战役指导上来说,(1)由于红四方面军在此之前的北出和南返作战,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江防计划并削弱了其江防力量,并造成其错觉;(2)在思想动员、敌情侦察、组织计划、技术战术训练和渡器材等方面,进行了周密而充分的准备,保障了战役的胜利;(3)渡江地段和主要突击方向选择得正确;(4)在突破江防战斗中,采取了偷渡与强渡相结合、重点突破和在宽大正面上多路突击相结合,使敌防不胜防;(5)在夺得渡江作战第一阶段胜利后,不给敌以喘息之机,立即向其深远后方迅速发展进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