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伊兹梅尔战役

伊兹梅尔战役

1790年12月13日—22日,在俄土战争中,俄军与土耳其军队在伊兹梅尔进行的一次交战。

伊兹梅尔战役介绍

1768—1774年的第一次俄土战争结束后,土耳其被迫与俄国签定了《库楚克—凯纳吉条约》,俄国从土耳其手中夺取了黑海以北大片领土,从此获得了通往黑海的重要出海口。1787年,在瑞典的支持下,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米亚,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地。俄国拒绝了土耳其的要求,土耳其遂出动军队对俄重新开战。战争爆发后,俄国与奥地利结盟,先后在金布恩、奥恰可夫、福克尼沙和雷姆尼重创土耳其军队,直逼土耳其在多瑙河的最后一个堡垒伊兹梅尔要塞。

伊兹梅尔要塞位于多瑙河右岸,控制着多瑙河下游,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该要塞壁垒森严,城墙壁立,壕沟环绕,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驻守伊兹梅尔要塞的土军共有35000人、装备有300门火炮。俄军攻城兵力为31000名步骑兵、600门火炮和200余艘多瑙河区舰队的小型舰艇。

        

1790年10月,俄军向伊兹梅尔发起进攻,土军凭借多瑙河天然屏障和坚固的城堡顽强抵抗。战至11月,俄军数次进攻均告失利,转而围困该城,但城内土军弹药和粮秣充足,俄军围困多日仍一无所获。俄军总司令波将金元帅在一筹莫展之际终于想到了一个可以担此重任的人,他就是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中将。于是,波将金给苏沃洛夫写了封信,信中写到:“敌人绊住了我们的腿,使我们不能再向前进。”11月30日,苏沃洛夫奉命赶到了伊兹梅尔前线,出任俄军攻击部队总指挥。

                    

当时,俄军攻击部队大部分是骑兵,并不适合攻城作战。土耳其军队不仅数量上占优势,而且有坚固的城堡,对俄军来说,要打下这个堡垒是很艰难的。尽管这样,苏沃洛夫却并不却步,仍然充满信心去迎接这场生死未卜的战斗。到任伊始,他立即着手组织俄军进行突击训练。他仿照伊兹梅尔堡的样子在城堡附近的布斯罗克镇建造了一个土围,每天夜里让士兵一批接一批练习攻城动作,并下令从速制造填塞壕沟的用具以及攀登城墙用的梯子,白天则亲自带领士兵练习血刃战。苏沃洛夫鼓励士兵说:“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同时,为了迷惑土耳其军队,俄军表面上仍在进行长期围困准备。

    

苏沃洛夫将指挥部设在城堡附件的特鲁巴耶夫高地,在这里完成了与攻城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对作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一一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并为官兵制定了专门手册,其内容包括攻城作战及城内作战规则。

  

苏沃洛夫的作战计划是:地面部队编成3个集团,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猛攻。主攻方向指向防御较薄弱的南面,苏沃洛夫在该方向上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和四分之三的火炮。

  经过8天的准备,一切就绪,苏沃洛夫召开了一次战前军事动员大会,他在会上立下誓言:“俄国军队已经两度攻到伊兹梅尔城下,但又两度退却。现在我们第三次来到这里,绝不能无功而返,我决心夺取这个堡垒,倘若不成功便死在城堡之下!。”到会官兵众皆响应,士气大振。

  

总攻开始前,苏沃洛夫派人给伊兹梅尔城卫戍司令艾多斯。迈哈迈德送去一封劝降信,信中写到:“我已统帅大军到此,给你24小时的时间考虑。只有投降,才有自由。一但进攻发起,你只有死路一条,攻城就意味着你们灭亡!”迈哈迈德十分相信自己的力量,傲慢地复信道:“天可以塌,多瑙河水可以倒流,但伊兹梅尔决不投降!”为了进一步激励官兵们的求胜欲望,苏沃洛夫命人当众宣读了这位土耳其统帅的复信。

1790年12月22日凌晨3时,俄军在夜幕和浓雾掩护下秘密接近伊兹梅尔城墙。5时30分,特鲁巴耶夫高地上空升起三枚绿色的信号,俄军在地面火炮和多瑙河区舰队的舰炮支援下,兵分三路同时对伊兹梅尔发起了总攻。俄军冒着土耳其守军的猛烈炮火,冲过壕沟,架起云梯,迅速爬上城头,双方进行了凶猛的白刃战,土军也拼死抵抗,寸土不让。激战到早上8时,伊兹梅尔的外城墙终于被俄军攻破,土耳其人退却到城内,负隅顽抗,经过8小时激烈的巷战,到下午16时俄军终于彻底攻克了伊兹梅尔。

此役,俄军以4000人战死,6000人受伤的代价,击毙土耳其守军26000人(其中包括城防司令迈哈迈德将军),俘虏9000人(其中包括伤兵),缴获了30艘战船,245门火炮和大量装备。只有1名土耳其士兵逃出了城堡,游过了多瑙河,将伊兹梅尔失陷的消息带给了土耳其苏丹,但却被恼羞成怒的苏丹下令斩了首。

伊兹梅尔这座固若金汤的城堡被攻克,特别是俄军仅用一天就拿下了它,这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震惊,并基本上决定了俄土战争的结局。苏沃洛夫因此战一举成名,成为俄罗斯一代名将。苏沃洛夫在给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奏表中是这样描述伊兹梅尔之战的:“没有任何一个堡垒比伊兹梅尔更坚固,没有任何一个抵抗比伊兹梅尔更激烈,但是它在我皇的宝座之下倒下来了,这是英勇进攻的结果。”这句话后来被镌刻在苏沃洛夫的纪念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