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印度民族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一般指1857年到1859年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起义。这次起义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使得印度置于英国直接统治之下,故此常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

印度民族起义简介

印度民族起义是指19世纪中期由印度封建主领导的、以印度雇佣兵为骨干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又称印度雇佣军兵变、土兵起义。19世纪上半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极力把印度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激起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极大仇恨。英国在印度实行兼并封建主领地的政策,引起许多贵族的不满。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以后,取消20万印度雇佣兵的特权,使印度雇佣兵十分气愤。

早在1856年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就在 广大城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英宣传。从1857年2月到4月,军队起义事件不断发生。5月11日,起义者进入德里,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组成的行政院为领导机构。起义者占领古都德里,激发了各地起义的迅速发展 。年轻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于6月领导人民起义。起义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广大地区,中心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从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义者进行英勇的德里保卫战。7月初,巴雷利起义领袖巴克德·汗到达德里,被任命为德里起义军总司令。但巴哈杜尔·沙二世周围的封建贵族反对巴克德·汗,致使起义军失去统一指挥。9月中旬,在血战6天之后,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军出走法鲁哈巴德。巴哈杜尔·沙二世屈膝投降,后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后,奥德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接近20万人 ,其中3.5万以上是孟加拉军团的印度雇佣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义军在勒克瑙进行艰苦的保卫战,最后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领导下,起义军进行詹西保卫战。6月,这位女王在瓜廖尔牺牲。

印度民族起义起因

从1850年开始,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推行西化过程,例如建设铁路,宣传基督教,设立司法系统。这些举措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发展,但在强行推行的过程中激化了和印度原住民的矛盾,使原住民产生对东印度公司的不信任感。东印度公司为了巩固殖民地,保证贸易和利润,建立了雇佣军制度,雇用兵称为西帕衣团(印度语:shipahi),军官则由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专门设立的一所学校接受训练后的英国人担任。到1857年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三个英国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队,一共维持的军队已经超越英国的正规军,包括二十万西帕衣兵,而英国士兵只有四万人。

东印度公司广泛征收各种阶层的印度人,而不是按照传统用婆罗门和刹帝利担任战士,另外东印度公司给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当不公平,工资很低,并且他们参加远征时(往阿富汗或缅甸等国家),必须自己支付旅途费和行李运费。特别是1856年前往缅甸的远征,按照印度传统,如果前往缅甸会导致丧失种姓和被逐出所在群落。这使得很多雇佣兵非常不满。而远征结束后,东印度公司开始取消雇用兵的原有的一些特权,减少他们的薪水,并规定职务升级不能超过中士。英国士兵住在舒适的房子,印度士兵却只能住简陋的帐篷。

印度民族起义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大起义提高了广大印度人民的爱国主义觉悟。赶走外国侵略者,恢复印度的独立的思想第一次提出并传播到民间。大量反英斗争的英雄事迹流传下来,在群众中埋下了革命种子,成为日后推动印度民族运动发展和走向胜利的强大的精神鼓舞源泉。

国际意义:大起义延缓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亚洲的速度;它和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伊朗巴布教徒起义、日本明治维新一起构成了亚洲革命风暴,显示了亚洲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