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豫湘桂会战

豫湘桂会战

豫湘桂会战(日本称为 Ichi-gō Sakusen“一号作战”或“大陆打通作战”)是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于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贯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攻势。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陷于日军铁蹄之下“在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中美空军又掌握优势制空权的情况下,国民党军竟发生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以致美军中一些人对国民党军的抗战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使苏联尽早出兵打击中国大陆上的日军,美国罗斯福竟背着中国与斯大林达成一项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协定:允许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苏联保护下独立,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豫湘桂作战的失败”。

作战目的:击溃中国,占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平汉铁路南部沿线的要地,摧毁中国空军主要基地。

为了本次攻势,日军投入了41万名的士兵、800辆战车和将近7万匹马,于2400公里的战线发动攻击,这也是有史以来日军动员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作战。最后日军以2.4万人死亡的代价成功占领美国航空队基地,并给予中国人力与物质上极大的损失,但同时也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扩张战果,日后于中国战场长期维持守势。

豫湘桂会战背景

1943年,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失败,使南洋(东南亚)各地军队的海上交通线受到威胁。日本大本营为保持本土与南洋的联系,决定打通从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同时摧毁沿线地区的中美空军基地,以保护本土和东海海上交通安全,遂令中国派遣军使用累计约51万兵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共约100万兵力进行抗击。

豫湘桂会战原因

从1944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纵贯中国南北几千余里的大规模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军国主义临死前回光返照式的最后挣扎。从1943年夏秋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转折,中国持续抗击日寇,牵制了日本大部陆军兵力,在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逐渐溃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也接连失败,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南洋日军面临被切割的困境。为此,日本困兽犹斗,制定了从中国战场寻求突破,企图固守大陆以坚持长期战争的计划。因此,表面看来是日本的积极进攻作战,本质上却是出于防御目的。

日本自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不仅未能速战速决打败中国,而且陷入中国持久战的漩涡,只能保持点(战略要点)和线(以交通线为主)的占领。日军还被分割成几块,始终不能形成完整的战略体,陆军主力深陷中国不能自拔,给日军转用兵力于太平洋造成极大牵制,导致太平洋兵力不继,不断失败。为此,日军企图以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企图将侵华日军各部分贯通起来,并联系被切断海上交通的南洋日军。另外,从中国大陆各个基地起飞的盟军飞机直接轰炸日军甚至日本本土,这意味着盟军同时可以对日本本土日本发动大规模空袭,这使日本异常恐惧,打掉在中国的空军基地,也是日本加速推行豫湘桂战役的直接原因。

豫湘桂会战影响

损失:此战持续近8个月,国民党军军队损失兵力50-60万(21世纪又出现报告文学加到70万),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使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敌手,6000余万同胞处于日军铁蹄蹂躏之下。在这次大溃败中,中国人民生命财产所受的损失是无法统计的。日本军部内部统计的损失(二战日本体制没有向国民公布某战役整体死亡统计的做法)为战死11742人。但是饿死病死也有至少同样数量,这还是只计算到11月下旬的因此是不完全的(《战争与营养》与《饿死的英灵》记录有病员六万六千,而一处医院里收容的患者六千多人死亡二午二百多,死亡率为37%),因此至少2.4万日军死亡,加上伤病共十万。

而中国方面,河南损失88家工厂;湘桂粤3省的工厂占大后方工厂的三分之一,全部落入敌手;湖南著名的钨、锑等重要战略物资,全被日军攫夺;豫湘桂是重要农业地区,也被日军掌握。日军所到之处残暴地烧杀抢掠,仅萍乡一地,被杀害者1.9万余人,被虏者2万余人,妇女被侮辱者6000余人,房屋被毁700余间,农具被毁值4700余万元,米谷被劫5万余担,棉花被劫9500余担。战争中几十万难民颠沛流离,每天数百人死于疾病冻饿。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由于战略指导失误,战役指挥失当,加之国民党政府长期执行避战、观战政策,致使豫、湘、桂大片国土被占,空军基地、场站被毁。使部队大部丧失抵抗信心和战斗力其军事上的溃败,也是其政治上腐败的表现。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由于分散了兵力,为国民党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

重庆国民政府在日军一号作战中连番受挫失地的情形,极大程度地损害了美国对中国(尤其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观感;史迪威与蒋间在此役之前即恶化的关系更因此达到临界点,史迪威以此役中国军拙劣的表现与辖下印度蓝迦滇缅远征军的精强做对比,直指蒋政权腐化无能是导致战争延长之主因,甚至进而主张由其取代蒋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而蒋也几近愤怒地要求美方撤换史迪威。

这场中美指挥权的冲突最后以美方退让,在1944年底美国总统罗斯福被迫撤换史迪威告终,但美国政府及民间对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印象已转趋不信任与轻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后国共内战的结果。

作用:抗战后期的国民党战场在牵制、打击日军,并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挫败了日军的战略企图。以豫湘桂战役为例,不仅没有在实质上达到其战略目的,且大大增加了侵华日军自身的困难。

支援、配合了敌后战场。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所以迅速,其中原因,有一点就是由于1943年至1944年日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指向国民党战场,特别是日军1944年春夏实施的“一号作战”,集中了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80万的2/3于国民党战场,大大减轻了华北、华中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压力。 徐江虹则认为,对中日两国来说,1944年战局的发展给双方都带来了至关重大的影响,是抗日战争伟大转折的一年,这个转折以日本侵略军发动的豫湘桂会战及其影响为标志。

豫湘桂战役起因:日军怕盟军从中国基地轰炸日本


日军占领广西宾阳县城,这是被俘的中国士兵

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17日至12月10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


国军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


国军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

虽然今天对意识形态的评论不一,但当时,两大阵营的确是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