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他辣笔骂老蒋,闲暇逛窑子,最后却成第一国士

当天,蒋介石希望张季鸾立即通过《大公报》大力宣传抗战。

“四不”方针中“不党”意即“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无联带关系已耳”。但是,张季鸾认为凡是有利于国家的,大公报就应该去做,于是将大公报“完全贡献给国家,听其统治使用”。

比如,在抗战浪潮中,“第五纵队”散布谣言,鼓吹亡国舆论。

张季鸾发表社评《最低调的和战论》,文章指出,只要“不分党派,同心奋斗,”“中国就永不亡,民族精神也永不至衰落,力言和局之不可保,只有继续抗战之一途。”

这篇社论将当时的谣言一扫而空,坚定了人们团结抗战的决心。

再比如,1937年12月,张季鸾在《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文中,呼吁“大家对军事,今后不许有悲观心理。事实上,凡力量都不是本来有的,应当于紧迫环境中,赶紧制造,赶紧补充。”

这篇社评,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季鸾,虽带有旧时文士的习性与气质,逛妓院,吃花酒,善谐谑……却饱含作为中国人的气节,忧国忧民、笔含风雷刻画了他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