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陆军史 > 正文

少年叶圣陶闹革命:用手中的笔为社会“痛规箴”

叶圣陶颂

“一夜城头旗尽白”“未流点血飞一弹”,简略地描写了苏州光复的轻而易举。叶圣陶怀着对推翻帝制的喜悦,纵情欢呼苏州光复。

但同时,叶圣陶也敏锐地感受到人的思想如果没有根本的改变,中国的前途还是很堪忧的。所以他说“其余当从根本谋,改革尤须改革心”。所谓“革心”,与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要治疗国民精神上的疾病是何等地相似。“心犹旧习新何有,革之惟有痛规箴”,一个17岁的少年,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改革尤须改革心”,要用自己手中的笔为社会“痛规箴”,在当时是多么的难得。

“椿记照相馆”的合影

新式学堂的学习和生活鼓舞了叶圣陶的改变社会的热情,他的兴趣爱好则为他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叶圣陶当时的同学里差不多没有一个会做诗的,而叶圣陶却钟情此道。为了教同学们做诗,他和顾颉刚、王伯祥发起组织了一个诗会,叫做“放社”。

据顾颉刚回忆,同学们见叶圣陶做的诗率直深细,用律最工,比旁人高出不少,都甘心推他做盟主(见顾颉刚《〈隔膜〉序》)。因为诗社,他和社员们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

1912年,叶圣陶完成了中学5年的学习;1912年,也是个时代剧烈变动的风云年代。

腐朽的清朝政府刚刚步履蹒跚地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被寄予厚望的中华民国政府百废待兴。即使中国已经不再有皇帝,贫穷落后的现状并没有改变,被列强欺凌的事实也依然存在。

于是社会上激荡着各种变革的思潮,真如一方色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园圃,各种理论,兼收并蓄,诸般学说,各有信徒。人们便在这如潮如涌驳杂繁茂的世界中探索和辨识。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社会党进入了叶圣陶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