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陆军史 > 正文

史海钩沉:新中国成立与毛泽东四个“非凡”

非凡之谋:在转战陕北艰难险恶环境中,决定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反动派是不是纸老虎呢?当年的蒋介石志大才疏。毛泽东领导我党我军用8个月就粉碎了其全面进攻。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但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的变化。我们准备用三到五年,乃至十到十五年打倒蒋介石。但现在不提这个口号,只按这个目标去做。一方面,要藐视他们,非此不足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威风;另一方面,又要重视他们,每一仗都要谨慎。

1947年2月,为了摆脱战线过长和兵力不足的被动局面,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实行所谓重点进攻。蒋以西北王胡宗南的精锐部队25万人围攻陕甘宁边区,而彭德怀统率的西北野战兵团只有2万多人,敌我力量对比是十比一,边区形势非常严峻。为了诱敌深入,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并将中央领导机构一分为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工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非凡之人就有非凡之谋。在当年极其严酷的环境中,毛泽东出了三大奇招。

第一奇招:转战陕北,不过黄河。当时留在中央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警卫部队共800人。毛泽东要以这800人转战陕北,以“蘑菇战术”拖垮胡宗南的20多万精兵,粉碎蒋介石的所谓重点进攻。转战陕北,酷似长征。党中央辗转行军,大迂回运动,在强大敌人紧逼追击下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在千山万壑中引领胡军“武装游行”,从一个沟壑转移到另一个沟壑。有时,两军相距仅四五里路,有时毛泽东率部刚走一会儿,敌军就进了村。这种险情时有发生。因此,作为中央支队负责人的任弼时提出,还是过黄河暂避一下。但毛泽东坚持不同意,说中央留在陕北,首先我要留在陕北,什么时候打败胡宗南,什么时候过黄河。胡宗南正希望我过黄河哩!我不过黄河,就可以拖住他,即使他不能投入别的战场,减少别的解放区的压力,也能在这里消灭他。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以坚韧的毅力和高度的镇定转战陕北一年,既稳定了党心,也使蒋介石在河东消灭中共中央的图谋泡汤。

第二奇招:经略中原,指挥大军千里跃进。转战陕北,不仅直接谋划西北战场,而且运筹全国解放战争。毛泽东后来说过,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周恩来也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挥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凡是非凡之人都有非凡之谋,不按常规出牌。在全国战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的变化后,毛泽东决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其中一着要棋就是命令刘邓大军不要后方,大踏步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那里打运动战建立根据地。刘邓大军12万人经过艰苦跋涉,于1947年8月下旬进入大别山区,实行战略展开。随后,陈谢大军、陈粟大军也挺进中原,在战略展开后,到1948年5月三路大军创建并巩固了拥有3000万人口的新中原解放区。毛泽东对此高度评价: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重要标志。这样历史性的转变,谁能想到是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那种极端艰苦而险恶的环境中运筹的。

第三奇招:战场形势好转的曙光刚刚升起,就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非凡之人的非凡之处就在于,高瞻远瞩,目光如炬,下第一步棋时就在布局后面好几步棋。毛泽东在转战到佳县神泉堡后的1947年10月上旬,在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他开始以主要精力研究和制定党在各方面的政策和策略,包括土地改革、工商业、统一战线、整党整军、新区工作等。他告诫全党:现在敌人已经孤立了,但是敌人的孤立不等于我们的胜利。我们如果在政策上犯了错误,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因此,他发表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的至理名言。

西北战场经过五战五捷(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宜川瓦子街),打败胡宗南精锐之师,陕北形势完全改观。1948年3月下旬,毛泽东东渡黄河,告别他生活和战斗了13年的陕北,去谋划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大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