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谁让中国人吃饱饭?西方企图饿死中国,失败了

为了打通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渠道,在周总理的亲自领导下,1951年3月1日,中国进出口公司成立。

进出口公司依托香港,短短三个月,抢运了1.6亿美元物资,抢购1.4亿美元物资。其中大部分,都是农药、种子、化肥,以及化工原料。

一直到1957年,中国才陆陆续续建立了第一批小型化肥厂。而这其中的几年,中国只能用为数不多的外汇,高价去购买这些农业化学品。

有时没了外汇,甚至只能去拿粮食换——1952年,中国和斯里兰卡(旧称锡兰)就签订了《中国与锡兰关于橡胶和大米的五年贸易协定》。

协定中规定,中国每年要以27万吨大米,换取锡兰5万吨橡胶。

购买农业化学品,本是想要提高农业产量,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但为了购买这些东西,却又要用粮食去换。

这种循环的结果,是我们的裤腰带,越勒越紧。

1960年,新中国建成年产2000吨的小化肥厂1533个。但这些化肥厂生产出来的化肥,肥效最高的,只有17.7%。

除了进口,我们别无选择。

1961年,中国进出口公司改名为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除了石油、塑料等化工类产品,化工进出口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进口化肥和农药。

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需要从西方国家购买化肥,这让世界化肥市场的价格十分坚挺。

穷的国家买化肥,诸如苏联这种有些经济实力的,就买设备。可以制造化肥的人工合成氨领域,苏联有72%的产能,完全依靠西方进口的设备。

这些钱,源源不断地流入了西方的公司,他们便有了新的研发资金,等到新技术出现后,再把新机器卖给苏联,把新产品卖给中国。

但技术的提升,必然会导致产能激增,造成化肥价格的下跌。少赚钱,断然是不可能的。

1966年,当时欧洲化肥行业的巨头欧洲复合肥协会开始频频与日本接触,双方协商,共同瓜分中国市场。

双方规定,向中国出口的氮肥价格为每吨48美元,就算有折扣,也不得低于43美元。

而当时中国的心理价位,是每吨3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