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扎心!澳洲铁矿石涨上天,我们的稀土却跌成狗

很多国外买家,尤其是日本买家,算准了国内企业会单打独斗、搞内讧,故意在低价时大量买进,涨价时则停止采购、消耗库存,逼着国内企业竞相降价。

而国内企业也不争气,经常是对方给出每吨1万元的低价,下面的企业还争相开出九千九、九千八……

气得时任赣州市经委主任曹晓秋直吐槽:“扔块骨头,就疯狂地扑上去。”

直到2011年以后,国家组建六大稀土集团,成立包头稀土交易所,这种被外人算计、任人宰割的局面,才有明显的好转。

但竞争依旧惨烈。

一年前,新华社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六大稀土集团在销售环节依旧各自为战,稀土价格领导内部开会决定。

作为全国性交易平台的包头稀土交易所,年成交额仅13.3亿元,约0.3万吨。而整个2020年,中国稀土市场规模达195亿元,总产量14万吨。

换句话说,包头稀土交易所的年成交量只占到中国稀土产量的不到3%。

“就是靠低价竞争,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国内一家稀土生产企业坦言。

该记者愤而写下一篇传播甚广的文章,标题是“世界最大稀土矿为何60多年一直被当成铁矿开采”。

不久前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同样是痛心疾首:

中国的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

一边是被贱卖成“土”的大国杀手锏——稀土,另一边却是涨上天的铁矿石。

这戏剧性的一幕,同样源于行业集中度。只不过,这一次,我们从稀土的卖方,变成了铁矿石的买方。

谁是铁矿石的买方?国内钢铁厂。

国内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如何呢?截至2019年,前十大钢企的占比,也就是CR10,仅为36%。

相比之下,日本仅前三大钢厂的市场占比就高达70%。

按照工信部制定的目标,未来五年,要将十大钢企的集中度提高至60%以上。即便如此,也仍低于日本企业。

这还是最近几年,钢铁行业大整合之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