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这才是俄罗斯真正的宿命,普京一手扭转乾坤

就像后人评价的:“彼得大帝塑造了俄国的躯体,叶卡捷琳娜女皇则塑造了俄国的灵魂。”两位大帝先后奠定俄罗斯人“欧洲国家”的身份,这个“躯体”和“灵魂”,就是俄罗斯人融入欧洲后的文明归属。包括直到前些年,普京都还在说:“从地理角度看,俄罗斯是一个欧亚国家;但从文明角度看,俄罗斯毫无疑问是一个欧洲国家,因为它具有欧洲文明。”然而,这种以“欧洲国家”自居的想法,多少又带着点一厢情愿。在现实的角度来看,那个时代的“欧洲”特指的是罗马帝国解体后帝国的西半部分,但俄国横跨欧亚的地理位置、不同于西欧国家的东正教信仰、斯拉夫民族独特的历史,都决定了俄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欧洲国家”。

事实上,站在欧洲国家的角度,俄罗斯更像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东方国家”——俄罗斯的现代国家形态,其实是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形成的,俄罗斯为什么是战斗民族?为什么喜欢扩张?就是因为骨子里融入了东方草原民族那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对于占有空间的渴望!在其历史上,因为不东不西的位置,俄罗斯经常是同时承受着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威胁,比如在公元1240—1462年间,222 年里俄罗斯共遭遇了200 多次入侵,几乎每年一次,被侵略完的战斗民族,又往往会骑着战马反向侵略回去,所以在西方看来,俄罗斯的历史是野蛮的、蒙昧的。

而且相对于欧洲的“海洋文明”,俄罗斯又是个典型的“陆地文明”,在大殖民时代,欧洲人沿着海洋开启了全球的贸易殖民,俄罗斯却更像是延续蒙古式的“大陆帝国”扩张模式,从西伯利亚到中亚再到印度,扩张的主要方向也是东边和南边的东方内陆。所以在欧洲国家的认知里,欧洲就是欧洲,俄罗斯就是俄罗斯,俄国人的课本里可以舍弃斯拉夫人的历史改而学习欧洲历史,但欧洲的历史记载里关于俄国的内容却非常少,几乎没什么关联。所以当彼得大帝强行将国家推向西方,以文明和进步的“欧洲人”自居时,欧洲人却认为他们“与欧洲社会和文化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甚至斥之为没有开化而只会模仿的猴子。

所以当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壕气作派让整个欧洲为之倾倒时,即便是对她赞美有加的偶像伏尔泰,也毫不掩饰对俄国人的鄙视:“莫斯科在欧洲几乎不为人知,他们天生就是与自己一样野蛮的统治者的奴隶。”这种文明的“不兼容性”,也就是为什么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需要那么努力地去融入欧洲的原因所在了。那么能说俄罗斯是一个“亚洲国家”吗?显然又不是,因为它的宗教和西方是同源的,它的现代性是完全学习西方的,在典型的亚洲人,比如中国人眼里,俄罗斯人看起来就是欧洲人。长期夹在在这种东方不认、西方不要的迷茫中,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一度非常绝望,“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更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往那里去。”哪怕到了今天,就我们所看到的,俄罗斯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扮演的,依然是一个既不见容于西方、又不同于东方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