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俄乌战争之外另一场跨国战争打了7年,至今没停

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于当地时间5月6日的上午和中午分别宣布,首架及第二架搭载胡塞武装在押人员的飞机已经起飞前往也门。对持续7年之久的也门冲突来说,这实在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实际上,早在今年的4月2日,也门冲突方就已达成了为期两个月的可协商延长的人道主义停火,这无疑为阿拉伯半岛南缘带去了和平的曙光。但这一切的一切因何而起?这不易的和平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缘起

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西南角,扼守红海连接印度洋的曼德海峡,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但这里自然环境恶劣,经济非常落后,部落传统深厚,数量多达170个,且成年人几乎人人持枪。

也门是阿拉伯文化发祥地之一,而且是沙特主要部族的故乡,曾在公元8世纪建立过范围有限的什叶派政权,包括胡赛武装在内的40%人口属于什叶派栽德分支,因此,政治、宗教、文化和族群图谱尤其复杂斑驳。

英国统治中东期间,也门一度南北分治,直到1990年在北也门总统萨利赫领导下完成统一。“9·11”袭击前后,作为本·拉登故国的也门就已成为恐怖主义袭击与反恐战争前线,“基地”组织不仅在亚丁湾重创美国“科尔号”驱逐舰,而且建立了阿拉伯半岛分支机构,祸害阿拉伯半岛。萨利赫政府一度被美国视为坚定的反恐伙伴,每年获得约5亿美元援助。由于也门与沙特阿拉伯拥有数百公里共同边界,沙特也给予也门长期财政支持,以稳定后院。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萨利赫因为专权和腐败,诱发反对党和社会团体强烈抗议,先后失去主要部落和军队的支持,以及美国和沙特等传统靠山的庇护。为了避免后院起火,沙特领导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欧逼迫萨利赫移交权力,实现执政党与反对派分权共治的和平演变。在此期间,“基地”势力在南部重新做大,叛乱数年的胡赛武装也借机从北部发难,日益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