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陆国际 > 正文

美国仅剩的最后底牌,要被中国砸碎了

按历史的发展脉络来讲,空潜快的排序应该是快潜空,快指的是吨位轻,移动速度快的小型舰艇,潜是指潜艇,空则是指空中的战斗机,三者联合作战的重点在于利用战斗机的快速性,小型舰艇的灵活性,潜艇的隐蔽性,在近海区域互相配合,通过类似于游击战的即打击走的方式,对抗吨位庞大,移动速度较为缓慢的大型舰队。

空潜快的作战理念最早源于苏联海军,十月革命后,新成立的苏联遭到西方多国的联合军事入侵,身处卫国最前线的红海军浴血奋战,损失尤为惨重。一战刚结束时,苏俄海军总吨位还有接近50万吨左右,到1921年能实际投入作战的只剩下8.2万吨。

苏联军队现代化奠基人米哈伊尔·伏龙芝,对此痛心疾首的说道,第一次卫国战争后,我国的海军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重建海军是必须的,问题是当时苏联刚从各种战争和革命中走出来不久,国内千疮百孔,一片萧条,哪跟哪都要用钱。但现实的困难向来难不倒英勇的布尔什维克人,1921年,列宁同志在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苏联军方必须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建成一支足以抵御列强拱卫海疆的海上力量。

换做一战前,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要求,没人能干得下来,好在刚诞生不到二十年的飞机在一战中大放异彩,所以苏联总参谋部很快就向克里姆林宫递交了一份完整的发展报告:

苏联海军近岸防御体系由小型舰艇、潜艇、战机三大主体构成,战前潜艇和小各种型舰艇负责警戒与侦察,战争打响后,先由隐蔽性极强的潜艇从水下率先发动攻击,然后小型舰艇利用灵活的优势缠着敌舰队打,最后海军航空兵的战机以速度优速快速切入,对敌舰队进行轰炸。

这套历史上最早的海空多兵种联合作战,为苏联早期的海疆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二战后,随着红海军全面转型成远洋重型舰队,空潜快的作战理念就被逐渐抛弃了。

而真正把空潜快发扬光大,并将之融入到现代信息化作战的,当属中国海军。

众所周知,新中国自打成立的那天起,就面临着美国海军的沿岸封锁,二十六年前的那场惊天危机之后,封锁的威胁进一步升级成入侵的威胁,寻找新的反航母战术已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研发从根本上解决航母的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技术,另一手则是将空潜快战术进行现代化更新。

经过现代化迭新的修改版空潜快战术,充分利用了水面舰队防空和反潜不能兼顾的悖论:即航母舰队在遭遇反舰导弹的袭击后,各功能型战舰需以最快速度进入反导阵位,航母也必须通过大幅度的机动增加导弹命中的难度。此时舰队发出的噪音分贝将远远超出潜艇的噪音。理论上,水面的反潜力量在这一阶段很难进行工作,只能寄希望于己方潜艇。

这就是为什么航母舰队通常会配置两到三艘攻击型核潜艇的原因,因为最好的反潜工具恰恰是潜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