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中美比拼,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能熬鹰,发威了

鹰和雕,都属于食物链最顶级的猛禽,要把它们驯服了,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用桀骜不驯形容这类鸟不能再太贴切了,直到它们遇到了会熬鹰的中国人。

中国人熬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礼记》《诗经》《春秋》中都有猎鹰的记载。《礼记·月令》中提到:季夏之月,鹰乃学习……

有个“上蔡苍鹰”的成语,缘起于《史记》中记载李斯临刑前回忆跟儿子一起牵狗架鹰的情境(欲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到了汉代,熬鹰更加流行,那时猎鹰已经成了达官贵人喜爱的玩物。北魏时期,朝廷中专门设立了熬鹰的机构,叫鹰师曹。

而隋炀帝,更是猎鹰的狂热爱好者。公元608年,他诏令天下鹰师长安集结,结果一来来了上万人,这说明中国古人的熬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普遍了。

唐朝的时候,皇宫中有专门的熬鹰机构——鹰坊,唐《酉阳杂俎》有取鹰法,《新唐书·艺文志》还有专门讲如何熬鹰的《鹰经》一卷。

为什么叫熬鹰呢?这要从驯鹰的方法上说起。要熬的鹰都是新捕来的,野性十足,攻击力强悍,即使你把它关在笼子里,它也骂骂咧咧不肯就范,甚至想冲破笼子重回天空。

头几天还是很有骨气的,就算是你把肥肉送到它勉强,它不但不屑一顾,甚至会攻击你。它愿意扑腾,你得让它扑腾个够,扑腾起来不能停。

如果它扑腾累了,想休息一会儿,没门!鹰想休息的时候,熬鹰人就得挑逗它,不能让它休息,包括晚上。这个过程,就是大眼瞪小眼相互熬着。

而且这个过程要持续至少七天,甚至有二十天多的。因此,熬鹰是一件体力活,不眠不休看着老鹰,为的就是让老鹰也不得休息,彻底摧垮它的意志力。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把鹰熬成了(驯服),一种是把鹰熬死了,死亡率还是蛮高的。

熬鹰虽然辛苦,但是收益也是蛮大的,熬成之后,你不但少了个威胁,关键还多了个帮手,每天给你上贡(一天甚至能捕七八只狐狸)。而你,只需要付出一些耐心和时间。

其实这种熬鹰的智慧,不仅仅存在于对付猛禽,也存在于各行各业,用超强的意志和定力去熬对手,能把对方熬怂和熬死,你就成功了。

熟悉郭德纲的朋友都知道他常讲这么一个段子,说四个说相声的在一起骂街,你把那三个熬死了(或者熬改行了),那你就是艺术家。

起初,我们都当是段子听,听一回乐一回。但时间长了,发现这里头有深刻的道理。就如同美苏争霸,美国没用一兵一卒、一枪一弹,把熊熬死了,成就了全球霸权。

苏联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最终走上了大国沙文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道路,但不能否认苏联曾经的辉煌,和在人类历史上所留下了的光辉足迹。

伟大教员曾说过,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何止是中国,苏联(苏俄)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反压迫斗争,以及亚非拉的反帝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