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制裁的力度和范围不断升级。
其中,科技领域成为一个重要制裁目标。
政府层面,美国联合西方多国对俄展开高科技产品禁运,涉及半导体和诸多关键元器件。美国政府还考虑实施“次级制裁”,即惩罚向俄罗斯出口高科技产品的第三方企业。
民间层面,美国科技巨头也参与了对俄“脱钩”和抵制。苹果、谷歌等停止在俄罗斯的市场运营。
一些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加入对俄金融制裁大军,禁止俄罗斯用户交易甚至没收其财产。
社交媒体巨头脸书和推特对俄罗斯官方媒体施加算法限制,使其影响力遭到打击。
美国一些院校也开始暂停或取消与俄罗斯的双边合作、奖学金项目等,试图将俄科学家排除出国际科研合作。
相比以往类似行动,美西方此次针对俄罗斯的科技制裁具有“全政府”“全社会”特征,国际协调和社会动员程度空前。这一极限做法显示出科技领域的三个基本事实。
首先,科技全球化并没有改变美国仍拥有科技霸权的基本事实。
长久以来,对于科技全球化与美国科技霸权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一些观点认为,科技全球化将促进各国科技普遍发展,一些国家的科技自主将逐步提升,进而部分削弱美国科技霸权。
但从俄罗斯的情况看,该国利用科技全球化实现的部分科技自主,并不能抵消美西方全面封锁带来的冲击。与之相对,科技全球化反而让美国能够逼迫和动员更多参与者实施制裁,减少制裁本身可能存在的内部缺陷和漏洞。
其次,美西方科技企业仍将政治正确视为优先选项。
一些观点认为,美国科技巨头与华尔街类似,经济利益是其最高追求,而在政治、意识形态上较为灵活变通。
但在俄罗斯发生的情况与这种猜测相悖,美国科技公司在抵制和“脱钩”上并没太多迟疑。
商业利益固然是企业的主要追求目标,但美国科技企业的决策层、主要员工、主要投资方均是西方精英,政治理念与西方政客在本质上趋同。
最后,美西方在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上拥有特权。
2022-08-16 16:24:01
2022-08-16 15:43:17
2022-08-16 15:02:29
2022-08-16 11:52:53
2022-08-16 14:40:17
2022-08-16 10:55:12
2022-08-16 09:41:18
2022-08-16 09:50:44
2022-08-16 10:13:41
2022-08-15 14:44:27
2022-08-15 13:57:59
2022-08-15 10:27:46
2022-08-15 13:36:58
2022-08-15 11:52:58
2022-08-15 10:57:25
2022-08-15 11:34:43
2022-08-15 09:56:23
2022-08-12 14:08:45
2022-08-12 14:49:53
2022-08-12 09:58:59
2022-08-12 11:24:10
2022-08-12 11:46:53
2022-08-12 10:34:37
2022-08-12 09:24:00
2022-08-11 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