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追赶中国先进导弹技术很难 美军已失败多次

冷战结束之后的美军装备项目基本都有这么几个特征:首先是不明且多变的需求,作为项目用户的军方搞不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其次是为了利润而盲目堆砌不切实际技术,做虚假报价的厂家;再然后是国防部官僚主义导致的项目管理能力缺失,之后自然就是项目不了了之,找过渡方案来凑合事的结局了。

具体的案例也有很多,从海军的下一代主力舰如何从DDGX与CGX的搭配,变成DDG-1000虎头蛇尾,CGX直接取消,伯克上SPY-6雷达凑合着先过渡几年就是个典型。而美国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历史,基本就是同一个故事换了主角而已。美国的实用化高超武器开发从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最早的ARRMD需求是什么呢,是觉得沙漠里伊拉克小皮卡打游击的速度太快了,传统的飞机临头丢炸弹或者打亚音速巡航导弹的反应速度不够,等飞到地方伊拉克小皮卡已经躲远了。

所以当年美军提出要搞一款6马赫的高超音速导弹来,在中东实现更快的炸皮卡速度,这种需求不能说莫名奇妙吧,但总归不是什么正常人想的出来的;与此同时还要求这么一款导弹要低成本,要廉价,要比当年的各种导弹都更便宜。而厂家们也挺给面子的,上来就拿出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双燃烧室冲压等现在看起来也很先进的技术,同时还确实满足要求给了个特别低廉的项目报价。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随着海空军对性能指标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项目接近100%的超支幅度而被取消了,美军对高超音速导弹的第一次尝试就此宣告终结,可以说美军但凡需求实际一点别那么莫名奇妙,指标但凡现实一点别盲目变动,国防承包商们但凡靠谱一点不要为了中标不择手段的上技术压报价,美军都能比我军早个10年用上高超音速导弹。

可以说这种系统性的问题不解决,那美军就不要做什么在高超音速武器等新领域上追赶并超越中国的白日梦了,因为装备技术,尤其是新装备新技术的研发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稳定性,要有需求导向也要有性价比思想。明确的需求,可行的技术,明确的性价比才能保证项目稳定的推进下去,而美军的这些问题这几年不光是没有任何进步,反而在不断的加剧,那以后只可能会被我们进一步的甩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