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陆频道 > 正文

16万忘在车库长毛 心疼死了

  社区应对办法

  以“证明换证明”

  避免用章风险

  “所有居民都觉得,让社区盖章,社区就要盖,不盖就是推卸责任。”范璐苦恼地表示,很多人来盖章不讲实话或者讲得很含糊,没法给盖章,但不给盖,有人就拍桌子、摔东西。“出了门,这个章用在哪儿,我们完全不知道,太可怕了。”

  为了避免麻烦,兴达社区想了个办法,以“证明换证明”。“我们给他开证明,在上面加一条备注。比如,这个章仅供到房产局办理什么业务使用,不作他用。然后要求他也写一个,作为存证。这样双方都放心。”不过,她表示,最关键的还是期待政府部门明确社区用章职责,进行“减负。”

  哪些证明社区能开?

  南京拟出台社区用章“清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确定社区(村)主任能够开具的证明,有居住情况、申请司法救助由社区证明生活困难、申请红十字会专项救助等事项。“比如,一些唇腭裂儿童、残疾人想要申请红十字会,还有慈善的救助。红十字会就要求必须由社区开证明,而这些情况社区确实能够掌握,我们就应该为老百姓提供方便。”而个人财产、婚史等情况,社区则不能掌握。

  针对社区公章成为“万能章”的问题,陈骏透露,南京将出台社区盖章的准入事项,明确哪些事项,社区有能力证明,且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社区去证明的。“目前我们正在召开社区(村)主任的座谈会,探讨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在向市政府42个部门征集意见建议,明确哪些事项必须要求社区出证明且有法律依据。“估计到6月会出台相应的清单,明确社区用章的职责范围。”

  此前,有专家建议,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解决证明过多过滥问题,当务之急需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权限设置,让公民基本情况实现共享。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再为各种证明四处跑腿,更不会出现“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