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陆频道 > 正文

地震宗师邓起东去世 享年80岁

  在汶川震区向老人致歉

  对一位80岁的院士来说,所获得的荣誉太多了。荣誉加身,却依然有遗憾。

  作为地震地质学家,大地震的发生总会挑起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海城、唐山、汶川,这三个地方,是新中国地震史上三个最刻骨铭心的节点。这三个地方,邓起东都在第一时间踏足。

  1975年2月4日0点30分,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做出了地震预测,并向全省发布预报。寒冬腊月,民兵们逐家上门把不愿出门的老人们背了出来。果然,当晚7时36分,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了7。3级强震,由于提前准备,无较大人员伤亡。

  第一次准确预测到如此严重的地震,邓起东和同事们都感到十分欣喜,看来地震是可以被准确预报的。

  然而,第二年的唐山大地震突然袭来,毫无预兆,让他们从大喜坠至大悲;32年后,这种锥心之痛再次降临。汶川大地震来了,并没有遵循学界认可的规律,也没有出现学界认可的前兆。地震后不久,邓起东刚从加拿大回国,顾不得休息,便立刻赶往震区。

  随行的学生安艳芬回忆,当时北川已经被封锁了,现场惨状令人“冲击巨大”。 废墟中安静异常,偶尔从瓦砾中跳出来幸存的几只家猫家狗,学生们觉得好玩,邓起东一直沉默异常。

  在震区路边,邓起东遇到一位老人,得知他们是从北京来的地震专家,老人遗憾地说:“你们要是早来一天提醒我们,我们的伤亡也不会这么大。”

  听闻此言,邓起东眼睛一酸,几近落泪:“老人家,我们也确实不知道会有这么大的地震,实在是我们无能,对不起。”

  对于地震工作者来说,面对每一次强震的束手无策,都是一场煎熬。此后几年,邓起东五次到震区进行研究,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七十几岁的老人了。

  “邓老师做了一辈子地震研究,最希望的是能减轻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面对大地震,他的遗憾和普通人的遗憾不一样。”安艳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