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局面现在一般战史上都认为是双方处于战略相持阶段的胶着状态,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而是一个很危险的时期。只要解放军一着不慎,整个关内战局就有可能出现崩溃性的失败局面。华北解放军并不占优势,如果被迫退过黄河以北,国军再全线压上去,关内解放军就不得不在华北被动与国军进行战略决战。
正是在这个局面下,中央经过反复考虑后,下决心主动求变,改变战略上的不利态势。这就是陈粟,中野和陈谢大军兵出中原的基本背景。中央正是因为意识到了全军退过黄河的危险所在,才决心进行战略反攻,以进攻对进攻,把战争推进到中原去,逐鹿中原,打乱国军的战略部署。
三路大军兵出中原之初,确实并没有马上改变被动局面,而且,中野进入大别山地区后,也没有站住脚,在千里转进过程中,又损失严重,部队减员,重武器几乎全部丢掉,差不多已经丧失了围歼敌人一个整编师的能力。华野分兵后也是被敌人撵着走,局面也很被动,山东解放区的压力依然山大。
但仅过了半年,到1948年初,这个战略布局的调整就开始展现出其重要意义了。正是因为三路大军逐鹿中原,迫使国军在中原战场无法集结兵力进行有利条件下的决战,而只能被迫分点防御,在中原战场上反而变成了被动防御的态势。尤其是中野在中原大地上兜圈子,为华野寻找有利战机提供了机会。
2023-05-29 09:39:28
2023-05-29 09:24:50
2023-05-29 09:19:17
2023-05-29 09:33:51
2023-05-29 09:13:18
2023-05-29 09:56:58
2023-05-29 10:02:00
2023-05-29 10:15:21
2023-05-29 10:19:58
2023-05-29 10:10:12
2023-05-26 14:46:38
2023-05-26 14:24:55
2023-05-26 14:04:42
2023-05-26 15:05:26
2023-05-26 14:53:50
2023-05-26 15:20:46
2023-05-26 14:42:28
2023-05-26 14:39:06
2023-05-26 14:16:53
2023-05-25 09:40:27
2023-05-25 10:21:48
2023-05-25 11:11:42
2023-05-25 11:14:34
2023-05-25 10:17:07
2023-05-25 10: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