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幸亏有袁隆平,否则中国粮食战比芯片战更残酷

要知道,农业是国家生存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幸运的是,袁老的杂交水稻让中国在稻谷种子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说袁老就是中国农业种子独立自主的一面大旗,鼓舞着中国农学者们奋勇向前。

翻开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因饥荒,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易子相食”的惨剧。在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中,就有150万-300多万人被活活饿死。恰逢抗日战争时期,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老照片上的人可不是在做什么木匠活,而是在刮树皮。刮树皮干什么?吃!人饿到一定程度,什么树叶、草根、树皮,甚至连泥土都能拿来充饥。但是,就这也不一定什么人都能吃到的。

在1942年,身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聂荣臻司令员还曾签发过一道独特的《树叶训令》:命令全区所有部队,将村庄周围15里以内的树叶,全部让给老百姓,部队到远离村庄的无人区采摘树叶充饥。抗日战争有多艰难困苦?这道《树叶训令》就是证明。

即使新中国成立后,依然遭受过严重的饥荒。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粮食供应,不仅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所以,国家才极其重视农业问题。每年的国家一号政令,无不是与三农有关。袁老曾说: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记者问袁老,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最后,袁老很郑重的说:“不可能了!”

这句“不可能了”,就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定心丸!袁老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即使90岁高龄,袁老仍然奋战在稻田里。袁老还曾发下誓言:我毕生的所有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