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调高了多少?调整后是什么水平?
从调整幅度看,各地情况各不相同,但大部分涨幅在每月80-300元区间。例如,天津7月1日起将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2050元调整为每月2180元,上调130元;西藏7月1日起将月最低工资标准1650元调整为1850元,上调200元;湖北自9月1日起,将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010元、1800元、1650元、1520元四档,分别上调260元、300元、270元、270元。
从工资水平看,部分省市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其中,上海2590元、北京2320元、天津2180元,浙江、江苏、湖北等地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也在2000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在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方面,本轮调整后,北京、上海、天津以及浙江、江苏等地的第一档标准超过20元,其中北京最高,为25.3元。
“工资是大部分劳动者的主要生活来源,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主要用于确保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能够满足劳动者个人及家庭基本生活。”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生活成本变动合理调整这个标准,对于保障低收入者生活、缓解收入差距等都有重要意义。
怎么调整?
——每2-3年至少调整一次,参考当地最低生活费用、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多种因素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执行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有的将在未来几个月陆续执行,还有的省份则明确表示将在年内开展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
说到这里,有劳动者会问:最低工资标准多久调整一次?受哪些因素影响?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该文件明确,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要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2023-05-29 09:39:28
2023-05-29 09:24:50
2023-05-29 09:19:17
2023-05-29 09:56:58
2023-05-29 09:33:51
2023-05-29 10:15:21
2023-05-29 10:02:00
2023-05-29 09:13:18
2023-05-29 10:19:58
2023-05-29 10:10:12
2023-05-29 10:30:02
2023-05-29 10:26:53
2023-05-26 14:46:38
2023-05-26 14:24:55
2023-05-26 14:04:42
2023-05-26 15:20:46
2023-05-26 15:05:26
2023-05-26 14:53:50
2023-05-26 14:42:28
2023-05-26 14:16:53
2023-05-26 14:39:06
2023-05-25 09:40:27
2023-05-25 10:21:48
2023-05-25 11:11:42
2023-05-25 1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