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穿山甲,其八个物种已全部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类,要求完全禁止其国际贸易。
然而,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穿山甲被杀害,以获取穿山甲鳞片。
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极具暴利,让犯罪分子铤而走险。
2018年,吉林警方破获一起跨国非法收售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
犀牛角从境外走私到国内的价格是8万元,卖了一手之后变成12万元,再卖一手之后变成22万元,再卖一手之后变成30万元。
2020年,四川警方破获一起高价倒卖野生动物案。
猎人以大约1.3万元左右一只的价格,将川金丝猴出售给中间商。
中间商以7.5万左右的价格出售给动物园,动物园以自我繁育的方式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出售,漂白身份之后,以单价每只50万的价格,再向其他动物园出售。
为牟取暴利而铤而走险,这是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另一个困境,是跨国执法难度大。
野生动物的范围太大了,哪些需要保护,哪些不需要,各国法律不一样,监管力度也不一样。
2022-08-17 09:19:42
2022-08-16 09:27:30
2022-08-17 09:03:06
2022-08-16 14:36:13
2022-08-17 09:32:31
2022-08-16 14:25:55
2022-08-16 10:39:11
2022-08-16 10:01:14
2022-08-16 10:21:31
2022-08-16 09:01:55
2022-08-15 15:56:00
2022-08-15 09:33:00
2022-08-15 09:54:01
2022-08-15 10:34:08
2022-08-15 09:17:20
2022-08-15 15:41:11
2022-08-15 13:56:33
2022-08-15 11:01:36
2022-08-15 10:50:42
2022-08-15 10:13:31
2022-08-12 16:43:58
2022-08-12 15:27:13
2022-08-12 10:20:58
2022-08-12 09:09:15
2022-08-12 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