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俄直升机为何屡次在叙被击落 有两致命缺陷

多用途武装直升机的基本作战思路是:先将武装人员由后方迅速运输到前线,在抵达前线后先以先以自身火力压制地面敌军,然后迅速将步兵空投到特定区域,直升机再与陆军部队协同作战。

这种思路无疑是有创造性的,但其成立的前提在于战场有明确的“前线”和“后方”。从苏联阿富汗战争开始,非对称作战成为武装冲突的常态,前线和后方的区别日益模糊。多用型武装直升机遭受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米-24在阿富汗战争中的遭遇。

庞大的运兵舱不仅使米-24显得机体臃肿,更使其被弹面积大增。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出色的特种部队战士,其平衡能力也无法和直升机飞行员相比。米-24拥有出色速度和爬升率,可地形复杂的山谷间飞行,但乘坐这样的直升机,其舒适度也可想而知。结果是,即使顺利抵达战场,乘坐米-24的战士们也常常因一路颠簸而头昏脑胀,要在地上趴一会才能站起来,无法立即投入战斗分。如果飞行员为了照顾战士而减速平稳飞行,则速度不高、体型臃肿的米-24,很容易成为那些躲在山上不知什么地方的游击队员的活靶子。阿富汗战场的米-24损失率十分惊人,驻阿苏军每年都要损失 8-12% 的米-24。

尽管米-24在阿富汗战争中有着优异的表现,其优越的性能使其使用寿命一直延续到冷战之后,但随着非对称战争的日益常态化,多用型武装直升机思路,迄今为止已经基本为直升机设计者们所抛弃。即便如米里、卡莫夫等老牌多用途武装直升机设计“大户”,也在集中力量研制米-28N、卡-52等专用型武装直升机。

透过多用途武装直升机的命运,不难理解武装运输直升机屡屡被击落的原因。实际上,早在此次“河马坠落”之前,就有过一架俄军米-35M(米-24的改进型)在叙利亚被击落的悲剧。尽管自身拥有强大的火力,但在前方后方界限逐渐消失的战场上,速度、机动性“先天不足”的运输直升机,在没有专用型武装直升机护航的情况下,依然容易成为肩扛式导弹、RPG火箭乃至高射机枪的活靶子。特别是,直升机的活动区域毕竟有限,拥有汽车的武装分子,很容易在发现直升机的行踪后,凭借交通工具在沿途布设伏击点。即便是作战经验丰富的美国,也一样有过“黑鹰坠落”的惨痛教训。(作者署名:航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