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中国一武器成真正战场杀手锏:1米厚装甲瞬间击穿

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迫切需要的技术,只要拿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气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科研攻关,一点一点地啃,一点一点地推进,总会有出成果的一天。人海战术也是战术,只要能出成果,总比被人卡脖子好。比如获得今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的青蒿素,就是在援越战场上的军事医疗需求推动下,由全国性的科研攻关取得的成果。科研是有风险的,因为遇到了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而无法出成果的项目也屡见不鲜,然而此前大量的研究工作也绝非无用功,它足以积累起大量的资料,只需要突破瓶颈的临门一脚就能大功告成。这个临门一脚,有时候要靠外国技术的启发,有时候则是自己的灵机一动另辟蹊径,有时候甚至要搁置下来留给后人去研究。

如果我们因为封锁而无法站在外国巨人的肩上,那么我们就必须把自己变成能让后继者站在肩上的巨人。当然也会有更乐观的情况,通过另辟蹊径突破技术瓶颈,开辟出中国独有的技术路径——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先例的。中国在研制氢弹时,并不清楚氢弹设计的基本构型,当时掌握这一技术的美苏英三国自然对中国严密封锁。苏联和英国的技术实际上都源自通过正当或特殊渠道得到的美国“泰勒—乌拉姆构型”,而中国核物理大师于敏则另辟蹊径,提出了完全独立自主的氢弹基本构型,被称为“于敏构型”。

“于敏构型”在技术上要优于“泰勒-乌拉姆构型”,尤其是在氢弹小型化方面意义重大,因此,中国的第一枚氢弹就是一枚可以用于实战的空投氢弹,远非美国在1951年爆破的那个重达62吨的“核聚变爆炸装置”可比。至于通过“特殊渠道”参考外国技术,也并非什么可耻的事情。没有深厚的技术实力,恐怕理解外国技术都成问题,何况特殊渠道而来的信息往往趋于碎片化,如何消化吸收并补齐缺少的部分,最终还要融会贯通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上去,都是对一个国家科研能力的巨大考验。

凭借一张照片、一段文献、一件样品就能“山寨”出来,也是一种能力。君不见,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仅有全部技术资料和成套组件,还有俄国顾问驻厂指导,可也没见它组装出几架像样的苏-30。组装尚且如此,印军自研的LCA更是命途多舛——这还是在外部环境缓和,大量子系统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印军的军事科研与号称“看一看怀孕,摸一摸白菜”的中国同行比起来,岂不高下立判?

事实上,中国的领导者在科技发展的问题上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始终坚持着独立自主的道路。即使是在经济最困难而西方又大抛媚眼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领导者依然没有安于当“买办”,更没有把现代化的宝全押在西方的援助上,而是在放弃一部分没有前途或实在无力支持的科研项目的同时咬牙坚持进行了包括太行发动机、歼十战斗机、潜射导弹、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第三代主战坦克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的研制工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