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中国一武器成真正战场杀手锏:1米厚装甲瞬间击穿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军事科技在冷战的催化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此时的中国面临的安全角势却极为严峻。为了不被美苏等强国甩下,中国不得不在多个领域奋起直追。然而,由于基础科研能力依然薄弱,加之东西方两大阵营都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和六七十年代冒进狂热的氛围,这一时期的很多项目最终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疾而终,即使有少量得以完成,其性能也十分堪忧,实际应用价值十分有限。

如WZ-122坦克项目,开始时十分冒进地采用了“三液”(液压悬挂、液压传动、液压操纵)配置,这样的配置即使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都是过于冒进的,当然也就逃不脱失败下马的命运。“三液坦克”失败后,科研思路又趋向于过于保守的“三机坦克”(机械扭杆悬挂、机械传动、机械操纵),这型坦克虽然研制过程比较顺利,但较上一代坦克却没有显着的性能提升,因此最终也没有继续发展。

又比如,中国自主设计的歼-8战斗机,实际性能大大落后于当时的世界主流水平,可靠性也不能令人满意,虽然研制成功装备部队,但却难以改变“歼-6万岁”的局面。

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研工作因为走了不少弯路,但却是中国科研能力跃升的最关键一步。在受到全面的技术封锁的情况下,除了极少的来自“特殊渠道”的外国技术和设备之外,几乎所有工作都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大到整个系统架构的设计,小到一个螺丝钉的加工——这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系统的研制过程所涉及的知识量,跟对着样品、资料仿制别国产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走完一个项目的研制全过程,意味着中国的科研人员对这个项目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了然于心,了解在研制过程中的利弊得失。

即使某个项目最终下马,但是其中的子系统或单项技术仍然有很大可能被应用到下一个项目上去,其中的经验教训和研发思路也可以更好地指导下一个项目的研制。除了科研项目本身之外,与之相配套的其它学科也会从中受益,例如中国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就是在两弹一星的催化下成长起来的,与计算机类似的还有我国的材料科学、测控测绘技术、核物理、力学等学科,它们大都是在重大科研项目的带动下发展起来,最终又反哺到科研项目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