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美媒:英军飞行员体重增加 弹射座椅被迫实施改进

 

随着超音速时代来临,老旧单一的弹射座椅渐渐落伍,第三代弹射座椅应运而生。在采用速度传感器后,可根据离机速度执行多态化救生模式,有效地缩短了低速开伞的时间。其中最成功的是俄罗斯的K-36弹射座椅,它在离舱后可改变自身气动外形,实现飞行姿态的主动控制,这已经是第四代弹射座椅的理念——将弹射座椅视为独立飞行器。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现役机种装备的弹射座椅仍以第三代为主。  

既然弹射座椅如此先进,为何还会发生机毁人亡的事件?事实上,每当事故发生,跳伞还是挽救飞机都需要飞行员当机立断,生死抉择往往不到1秒钟。双座飞机的弹射更为复杂,为防止空中相撞,一般先弹出后座飞行员,这样留给前座飞行员的时间更为短暂。异常飞行时,飞机巨大的过载也会影响弹射操作,飞行员甚至会产生黑视、丧失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逃生率最高的弹射座椅也很难保证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飞行速度越快,弹射成功率越低。在密集编队飞行中,弹射的姿态、角度甚至风速都关乎逃生成败。二战中,就不乏离机成功后撞上尾翼的飞行员。高空高速弹射后,飞行员遭遇的气流侵袭不亚于“迎面撞车”,即便跳伞成功后,还要面临在陌生地域实施空降的问题。所以说,弹射座椅并非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