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充满艰难的改装之路 制造空中加油机有多难?

此外,繁琐的改装工艺也是一大技术挑战。除了常规加装加油设备和油箱外,按照军标重新进行电路走线和改进通信设备等,也是一件不容小觑的“麻烦”事。据报道,法国空客公司在A330客机改装多用途空中加油机的过程中,大概需要安装16000种新部件和约450种新电气线束,以及6000个支架和1700个连接器。

事实上,加油机一旦经过改装“投身行伍”,还必须结合战场实际考虑自身配置。俄罗斯的伊尔78M-90A除采用更先进的机载设备和加油装置外,还专门加装了L370“维特伯斯克”机载主动防御系统,能有效应对来自红外和激光制导导弹的威胁。这些技术,无一不在加大一台先进空中加油机的制造难度。

“长空之吻”:暗藏惊险的浪漫之举

空中加油这项技术是何时出现的?

早在第一架飞机问世之初,人们就开始设想各种不落地的加油方式。

1923年,美国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加油。美陆军一架单发动机DH-4B型飞机,在飞行中由另一架同型飞机以软管自流的方式进行了两次加油,从而揭开了空中加油史上新的篇章。当然,这个过程全程需要有人用双手捏住软管,操作难度等同一次“空中杂技”。

20世纪30年代,空中加油技术有了一定发展,美国、苏联等国家都研制出了相应的机载空中加油设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中加油技术开始用于实战。盟军许多轰炸机通过在大西洋上空进行空中加油,实现了对德国本土的远程奔袭。

目前,比较成熟并被广泛采用的空中加油技术主要有两种:软管-浮锚式加油方案和飞桁式加油方案(也称为硬式加油方案)。

软管-浮锚式加油方案由英国空中加油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开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空中加油技术。采用该方式进行空中加油,受油机只需在机首或机翼前缘加装一根受油管即可,加油机的加油设备则由绞盘、一条软管和一个漏斗式浮锚组成。浮锚上装有机械自锁装置,当受油管伸进浮锚后,浮锚会自动锁紧受油管口,使之与输油软管相衔接,从而完成加油工作。

由于构造简单,便于拆装,一架大型加油机可安装数套软式加油设备,从而实现同时为多架战机加油,柔性的软管衔接也提高了加油机与受油机相对运动时的安全性。但软式加油的缺点也很突出:受气体紊流影响较大,衔接较为困难,对飞行员操作技术要求更高;输油软管承压能力有限,输油速度较慢,因此给大型军机加油时需要较长作业时间。

飞桁式加油方案相比软管-浮锚式加油方案要更复杂。一般需在加油机尾部安装一个由两截刚性伸缩管组成的加油桁杆,以及一个操作人员控制舱。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伸出加油桁杆,待受油机接近时,由控制舱操作人员控制加油桁杆对准受油机加油孔,从而有效完成油管衔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