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动态 > 正文

天安门城楼为何有五个门洞?竟是权臣拍马屁所致

用门洞数规范身份等级的办法并非中国独创,欧洲绝对主义王权兴起后情况类似。如普鲁士为纪念七年战争胜利修建的勃兰登堡门同样有五个门道,中间的门道专供王室和国王邀请的客人使用。直到 1918 年霍亨索伦王朝覆灭,平民才能随意穿行。

命运多舛的勃兰登堡门,后来又有数十年不让任何人穿行

不过,五个门洞和“九五之尊”的联系,很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

从目前的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与天安门同为五个门道的城门在中国历史上寥寥可数,只有唐长安城郭城南侧中门明德门、大明宫南侧中门丹凤门、北宋汴梁宫城南门宣德门、元大都宫城南门崇天门以及明南京故宫午门、明清北京天安门、端门和午门。在唐以前,都城正门和宫城正门多为三门道,唐代两座五门道城门是为了彰显皇家气象,不属常例。

《大明宫》纪录片中的丹凤门

自宋徽宗重修宣德门起,五门道才成为皇宫制度性标配,但这并不是象征“九五之尊”,而是不学无术的蔡京拍皇帝马屁造成的误会。

北宋宫城的宣德门本为唐代汴州鼓角门,只有两个门道,形制简陋。直到宋太祖扩建汴梁城,才将城门扩建为三门道。宋徽宗即位后大规模营建宫城,工程由蔡京主持。据陆游《家世旧闻》,蔡京坚持认为《礼记》中载“天子五门”,而此时宫城正门只有三个门道,太过简陋,便大兴土木扩建。

北宋大晟钟其中一枚表面有扩建后宣德门的形象(该枚钟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