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名字一改,格局打开,土耳其着急改名暗藏大玄机

应该说,私有化和市场化确实为土耳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毕竟西方国家等外资的大量涌入,解决了土耳其的原始资本积累问题。但问题是外国资本的涌入也逐渐让土耳其的经济受制于国际市场的跌宕起伏,从此土耳其经济更加危机四伏。

1999年和2001年,土耳其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为埃尔多安的上台提供了历史契机。

埃尔多安上台后,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10亿美元紧急救援方案,并以继续推动私有化为交换条件。随后抓住美元走弱窗口期的土耳其,经济迎来了空前繁荣的10年黄金期,人均GDP更是从2003年的4668美元猛涨至2013年的12496美元。

然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埃尔多安与美国的关系也越来越水火不容。2016年的军事政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美国一手策划的结果,甚至很多人怀疑是埃尔多安自导自演的杰作,但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改善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也必然推动美国对土耳其痛下杀手。

于是从2018年开始,土耳其经济再度产生剧烈动荡,由于埃尔多安时代着重发展没有制造业背书的房地产和旅游业,于是当经济泡沫被无情戳破,土耳其立刻就陷入自顾不暇的危机。

而因为埃尔多安为保中底层票仓坚决不涨利率,同时积极推动里拉贬值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收割,导致土耳其国内商品价格持续攀升,贸易逆差再创新高,里拉对美元的汇率也不断下降,5月份土耳其的通胀率竟然飙升至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了73%。

在土耳其民众因生活成本飙升而问候埃尔多安祖宗的情况下,通过改名提振民众信心,重塑土耳其的大国身份,准确来说就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操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当然,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对于见惯了大风大浪,更习惯了乍穷乍富的土耳其民众而言,当前的危机算不了什么,说难听点儿熬熬就过去了。真正让埃尔多安牵肠挂肚的,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奥斯曼帝国梦。

在埃尔多安看来,奠定现代土耳其版图的凯末尔虽然英明神武,且为后世奠定了“脱亚入欧”的发展总基调,但他太务实了,一点儿也没有土耳其式的浪漫情怀。土耳其需要的,是复兴奥斯曼帝国,重新成为名副其实的伊斯兰之主。